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简直太简单了! 这些因错填高考志愿而踩的坑,永远留下了让人哭笑不得又痛心疾首的遗憾! 一、校名一字之差 有个考生将哈尔滨工业大学,误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录取后发现学校专业方向不符,大二退学复读。 二、专业名称误解 一个考生望文生义,以为“生物医学工程”属于临床医学,入学后才发现,实为医疗器械专业,毕业后被迫转行做销售。 三、志愿顺序颠倒 有个超一本线50分的学生,填报志愿时,竟然鬼使神差地将一个三本院校,填在了第一志愿栏中,被录取后哭着拒绝入学,次年复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实在令人惋惜!此处过程就省略了。 四、色盲报考建筑学 一考生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分数线,因忽视了体检要求,色盲却报考了建筑学,结果因开学体检不合格被退档,最终只读了个专科院校。 五、全填热门拒调剂 有个考生执着于热门专业,六个志愿全填计算机,而且还不服从调剂,结果直接滑档至二本冷门专业。 六、地理位置误解 有人误以为中国海洋大学位于沿海城市,录取后才发现: 校区竟在内陆,一下子心态就失衡了,学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七、忽略学费标准 还有贫困生因不了解中外合办专业,导致误报,每年8万学费无力承担,最终放弃了录取资格。 八、专业名诱惑陷阱 有同学选择“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自以为是从事大数据,实为“档案管理专业”,毕业后考公受限。 九、盲目跟风人工智能 很多高分考生扎堆报考AI专业,结果四年后行业竞争激烈,多数转行传统IT岗位。 十、代码填错院校 将东华大学(211)代码错填为东华理工大学,录取后无法更改学籍。 十一、中外合作陷阱 未注意"双学位需出国"条款,家庭无力承担海外费用,最终仅获国内证书。 十二、单科成绩不足 有个英语只考了47分的考生,却盲目地报考了对外汉语专业,结果因“英语不低于120分”的要求,最终被退档。 十三、文理专业错位 有个文科生,自以为可报应用心理学,录取时发现属理科专业,入学后多门挂科。 十四、提前批乌龙 只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有个同学便随意地填报了航海专业,结果真被录取了,迫不得已从事海上作业,工作三年后转行了。 十五、梯度填报失误 全省排名5000考生只填前3000名院校,导致一本落榜,二本院校拒绝接收。 十六、家长包办悲剧 父亲强迫女儿报考会计专业,该生大学四年抑郁休学,最终从事美术培训。 十七、本专科代码混淆 有个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线的学生,误填了专科院校代码,录取后发现无法变更,错失本科文凭。 十八、盲目追新专业 有个同学报考了新设区块链工程专业,就读后才发现:不仅师资力量薄弱,而且课程设置混乱。 十九、专业内涵误解 有个同学以为地球化学属于地理类专业,实际上需要大量物理、化学实验,因实在“忍无可忍”,在大三时选择了退学重考。 二十、招生章程盲区 有个同学因未注意某校的“专业级差3分”规则,导致六个专业竟然全未录取,最后被调剂至哲学专业。 … 上面的每一个失误,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 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系统研究院校代码、专业内涵、录取规则、身体条件、收费标准等细节,切忌望文生义,盲目跟风。 一定要采用“冲稳保”梯度策略,充分利用服从调剂选项,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避免人生重要转折点的信息差失误。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 2025年高考一天天临近! 上面这些别人踩过的坑,希望你别再踩! 祝好运!
给大家说一个扎心的真相!本科生已经烂大街了,但是高中高考的本科率还不到30%,你
【1评论】【8点赞】
州来古国
挺细致的,比那些直播间大牛有用。
用户21xxx22
你搞清楚,中国海洋大学在哪?青岛被你挪到内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