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坚持“台湾和大陆互不隶属”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卓荣泰,在面对立法机构的质询时,出人意料地表示“台湾和大陆是两个地区,不是两个国家”,还引用台湾地区的法律法规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番言论让支持他的媒体感到意外,也引起了岛内舆论的广泛讨论。几天后,卓荣泰又进一步表示“台湾不是美国的”,要积极与大陆开展经济合作,这与之前赖清德提出的“疏远大陆,靠近美国”的政策方向明显不同。 而赖清德本人,这位曾经将大陆视为“敌对势力”的强硬派人物,也改变了过去的立场,开始大力宣传“和平非常重要”。 连同其他两方关键人物,这三个人各自不同的表态,实际上都显示出两岸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看似在不同场合发声,却共同暗示着某种趋势。 究竟是什么,让事情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原因,让局面变得这么不一样? 必须提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就在卓荣泰表明态度的前后,特朗普政府释放出可能放宽对华关税的信号。 这种细微的变化,对于非常依赖美国的民进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他们需要认真看待这个风向转变。 民进党可能明白,一旦美国觉得利用台湾没好处,他们就可能被抛弃。就像过去发生过的那样,2020年“美台勾结”升温后迅速冷却的情况,大家还记得。历史总是出奇地相似,民进党似乎对自身的处境有所警惕。 再者,大陆不断加强的反制行动,确实让民进党感到压力。解放军在台湾周边进行军事演习,东部战区的“联合利剑”演习,以及《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适用情况,这些都如同高悬的利剑,随时警示着“台独”行径可能造成的后果。 当“可能采取非和平手段”的警示传到台湾“立法院”,过去那些激昂的口号,可能也变得不再有底气。 另外,台湾老百姓越来越担心两岸关系变差,商界也担心“脱离中国大陆,加入美国和北方国家经济圈”会给经济带来打击,这些都让民进党不得不重新思考。 六成以上的台湾人觉得两岸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变大了,经济界更是非常担忧产业会遇到危机。这些担忧的声音,民进党也都听到了,并且这些声音正在影响着他们的决定。 但民进党表面上的态度转变,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放弃了“台独”的想法。卓荣泰承认“两区”,实际上还是强调要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处理问题; 这些迹象都显示,民进党的改变可能只是为了暂时缓和局势,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要改变根本路线。 大陆外交部表示,只要是有助于两岸和平的事情,大陆都支持;但是对于任何搞“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大陆都坚决反对。与此同时,解放军东部战区也进行了战备巡航,这些都显示了大陆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态度。
确实是中国台湾人
【2点赞】
凡尘一扁舟
别信他们这些鬼话
用户17xxx12
弯弯的政客无下限
用户63xxx09
回头是岸,卓的五官有前途,不该当走狗的命…
乐天张zz
坏蛋换个马夹,依然是个赖货——解放军定斩不饶!
用户94xxx31
不管你们怎么变,中国全面接管台湾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