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个流氓在张兰的饭店吃霸王餐不给钱,张兰直接出面拦住他,谁知流氓竟掏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26 19:29:47

1991年,一个流氓在张兰的饭店吃霸王餐不给钱,张兰直接出面拦住他,谁知流氓竟掏出一把枪顶住她的后脑勺,但张兰的举动却吓呆了所有人…… 90年代,北京的一家饭店里,总能看到一个齐耳短发的女人忙前忙后,她叫张兰,刚从加拿大回来,兜里揣着两万美金,在东四胡同盘下个破旧四合院。刷墙搬桌子亲自上阵,硬是把漏风的破屋子拾掇成窗明几净的“阿兰酒家”。 那时候国营饭店还占着大半江山,私营饭馆就像刚冒头的春笋。张兰的川菜馆子凭着辣子鸡丁和麻婆豆腐,愣是在东四站稳了脚跟。 可生意红火招人眼,三教九流都来晃悠。地痞流氓吃白食那是常有的事,后厨案板上常年搁着擀面杖,跑堂的伙计个个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 那天傍晚,五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踩着饭点进门,吆五喝六点满一桌子硬菜。酒足饭饱抹嘴要走,张兰堵在门口伸手要钱。 领头的三角眼汉子咧着嘴笑,说这条街还没人敢跟他们要钱。话没落地,后腰上别着的铁家伙就顶在了张兰后脑勺。 店里二十几号食客瞬间没了声响,跑堂的小伙子攥着抹布直哆嗦。张兰后脖颈子发凉,眼角瞥见桌上东倒西歪的啤酒瓶。 说时迟那时快,她抄起个空酒瓶往桌角狠命一磕,玻璃碴子飞得到处都是。攥着半截带尖儿的瓶脖子,反手就抵在对方喉结上,两人就这么顶着家伙对峙,店里静得能听见挂钟滴答声。 那流氓头子脑门儿上沁出汗珠子,握枪的手直打晃,旁边四个跟班儿往后缩着脖子,谁也没见过这阵仗。 张兰手上加了把劲儿,玻璃尖儿在对方喉咙上压出个红印子:“吃饭给钱,天经地义!”最后几个字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寒气。 到底是横的怕不要命的,三角眼哆哆嗦嗦摸出几张钞票拍在桌上,带着人屁滚尿流跑了。 这事儿第二天就传遍了东四十二条胡同,卖糖葫芦的老王头逢人就说:“兰丫头那叫一个虎!”打那以后,街面上混的都绕着阿兰酒家走。 生意越发红火,饭点儿排队的人能堵半条胡同,张兰天天穿着碎花围裙站在柜台后头,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响。 攒下本钱的张兰没闲着,新世纪头年把阿兰酒家转手卖了。拿着真金白银在国贸盘下三层楼,挂出“俏江南”的金字招牌。 雕花屏风配着青花瓷,服务生清一色黑缎子旗袍,愣是把川菜做成了达官显贵请客的排场。那年头能在俏江南订上包间,比现在抢演唱会门票还难。 要说张兰能有今天,全凭骨子里那股子狠劲儿,当年在加拿大刷盘子,寒冬腊月手泡在洗碗池里,冻疮烂了又长。回国开饭馆遇上吃白食的,抄家伙就敢跟人硬刚。 后来做高端餐饮,天天凌晨三四点去菜市场挑鲜货,这些事儿搁普通人身上早垮了,她倒像块越磨越亮的石头。 想当年,俏江南开遍全国,张兰的名字在餐饮界那是响当当的招牌。当年跟她对着干的混混,有的还在胡同里瞎混,有的早进了局子。 倒是那个摔酒瓶的夜晚,成了老食客们酒桌上的谈资。有人问张兰后怕不,她摆摆手:“怕?怕就别端这碗饭!” 信源:澎湃新闻——吵架归吵架,张兰是真牛

1 阅读:723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