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3岁小伙新婚夜对妻子说:“婚后我不管做啥事,都要支持我,”谁知,婚后他却宅在家里,大门不迈,分文未挣,女人白天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做家务带孩子,十几年毫无怨言,妻子:他打工是对才华的浪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这个务农之家长大的熊庆华,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当村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田间玩耍时,他却独自一人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上涂涂画画,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会将他带向怎样的人生,家人看着他总是弄得满手泥巴,不务正业的样子直摇头,却阻挡不了这个安静少年对绘画的痴迷。 上了初中,美术课成了熊庆华最期待的时光,他的画作总是透着不同寻常的光彩,既有着农村少年的朴实,又蕴含着不同寻常的想象力,美术老师很快发现了这个特别的学生,在他的画作中看到了难得的天赋,这份来自专业老师的肯定,为熊庆华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一颗追求艺术的种子。 在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的情况下,熊庆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辍学专注画画,这个决定在当时的农村环境下无异于天方夜谭,没有专业的培训,没有正规的美术教育,他开始了自己的摸索之路。 为了学习绘画技巧,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到三十公里外的图书馆借阅画册,没有画纸,就捡废纸画;没有颜料,就自己研究调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一遍遍临摹,反复实践,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了抽象艺术的魅力,开始尝试将乡土气息融入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中。 1999年,23岁的熊庆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遇到了理解他、支持他的付爱娇,新婚之夜,他向妻子坦白了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个看似简单的约定,却让付爱娇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为了支持丈夫的梦想,她毅然走进了砖厂,日复一日地搬砖挣钱养家,面对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她始终保持沉默,用行动支持着丈夫的选择。 十年的坚持没有白费,2007年,同学雷才兵的出现为熊庆华打开了新的大门,他带着熊庆华的画作去深圳,意外获得了画廊老板的青睐,随后,熊庆华的作品开始在艺术市场崭露头角,2010年,他在深圳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作品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到了2016年,他的一幅作品在拍卖会上创下130万的价格,这个数字不仅改变了他的生活,也让整个村子为之震动。 成功后的熊庆华并未忘记自己的根,他出资为村里修建了小学,还特意建立了艺术室,希望能为农村的孩子们打开一扇认识艺术的窗户,如今的他和付爱娇住进了新建的砖房,院子里种满了鲜花,妻子终于不用再去砖厂劳作,可以安心享受生活,而熊庆华依然保持着创作的热情,只是这次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纯粹的对艺术的热爱。
1999年,23岁小伙新婚夜对妻子说:“婚后我不管做啥事,都要支持我,”谁知,婚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26 20:38:01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