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两国现在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异常浓烈,仿佛又回到了6年前那场冲突的前夜,难道印巴空军又要再一次打响南亚空中巅峰赛?
这一点在两国空军的高强度活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印度空军目前正在靠近印巴边境地区组织“阿克拉曼”空军演习,包括阵风、苏-30MKI战斗机等一众军机集体出动。 另一边,开源情报显示巴基斯坦空军的伊尔-78M空中加油机同样在边境附近高强度活动,疑似在为巡逻军机提供空中加油服务。 这些迹象的出现,标志着印巴两国空军都进入了战备状态,新一轮印巴冲突随时有可能爆发。
考虑到印巴两国在综合国力、军队规模上的差距,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推论,那就是在这场潜在冲突中,印度空军很可能会想着利用己方的兵力优势和先进武器装备,对巴基斯坦展开迅速且高强度的突然袭击,让巴空军被动迎战。 在2019年的印巴空战中,印度空军曾由于轻敌冒进吃过一次亏,在交战中被巴空军击落了一架米格-21战斗机。 当时印军试图对巴境内目标实施精确制导打击,安排幻影-2000战斗机编队,携带激光制导炸弹冒险越境投弹。结果印军在指挥调度上还出现了偏差,导致空袭全部炸歪。 印军炸歪了不要紧,巴方依然被成功激怒,放话要对印度实施报复,这迫使印军在边境空域组织巡逻。 阿比南丹驾驶的那架米格-21Bison,就是在巡逻期间,受到巴空军电子战干扰的影响而闯入埋伏圈中,随后被巴方战斗机锁定命中。至于是F-16操刀还是“枭龙”出手,目前还有争论,巴方也没说太明白。
在之后的时间里,印巴双方虽然没有再爆发交战,但长时间的对峙足以让印军意识到边境空域的危险。 想要在下一次冲突中打巴基斯坦一个措手不及,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损失,印度空军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战术。 好在,得益于过去6年的买买买,今天的印度空军已经装备了近30架阵风战斗机。这些法国战机可以发射英法联合研制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实施防区外打击。
有了“风暴阴影”,阵风不需要靠近边境空域,也能完成打击巴基斯坦境内目标的任务,这是印度空军的一记杀招。 阵风最大的短板就是数量不多,两个中队最多只能分配到两条战线上,如果不协同其他机队的话,很容易遭到巴空军的针对性拦截。 在冲突爆发后,印军必然会组织多支战机编队,在不同方向上机动,摆出一副要多路进攻的架势,从而分散巴空军的防御兵力。 毕竟巴基斯坦空军相比印度空军,在战机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要想拦住阵风,如何用好歼-10CE这把尖刀,可能会是空战胜负手的关键。 不过话又说回来,巴空军在过去6年里,除了采购歼-10CE应对阵风的威胁以外,还采购了红旗-9BE,这种战区级防空系统,就能对印巴边境附近空域进行一定程度的封锁,大大抵消印军战机数量优势。 与此同时,最新的枭龙 block 3也已经量产列装,同样也能发射PL-15E,和歼-10CE形成了高低搭配。
同时,巴空军还积极参加与中国空军的联合演习,积累了大量应对第四代和四代半战斗机的经验。 巴空军预警机部队也建立起了24小时值班网络,哪怕他们的战机数量偏少,凭借严密的防空体系、更优秀的战机性能以及飞行员丰富的经验。进可与印军争夺制空权,退可拦截印军发射的“风暴阴影”导弹。 再换个角度来看,印军的阵风+风暴阴影的组合,从战术上看是防区外打击的首选,但从战略上看却有着升级冲突的风险。你看看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风暴阴影有多大反应就有数了。
印度是一个拥核国家,巴基斯坦无法在战时准确判断出印军发射的防区外武器是不是核导弹,会不会对己方核设施构成威胁。一旦引发战略误判,印巴冲突就有可能向着核战争方向发展。 另外巴基斯坦也有大量防区外武器,比如国产的“拉德”、“拉德-2”空射巡航导弹,中国产的CM-400AKG空射弹道导弹等。 要是真把冲突升级到隔空对扔防区外武器的水平,印度空军可不占便宜,毕竟金贵的风暴阴影打一发少一发,欧洲人可没多少库存,说不定还会趁机宰一笔。 印度空军除了风暴阴影之外,还有以色列提供的“狂暴”空射弹道导弹可以胜任防区外打击任务。有开源信息显示,以色列这两天在高强度地向印度境内运输军用物资,可能就包括空射的精确制导武器。
总的来说,印巴目前的态势说是“印攻巴守”,印度占据战略主动权,但在战术方面,印度的优势并不明显,仍然需要依靠严密的空中作战来“得分”,从而体面地结束这场局部冲突。 换句话说,印军既要赢得漂亮,又不能把这场冲突打成全面战争,相当考验印军从上到下的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和训练水平,少一环结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如果印军战机再一次被击落,而且飞行员和残骸还落入巴方手中,重现6年前那一幕,莫迪政府可就下不来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