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骗了全世界,乌克兰拒绝割地求和,普京连夜会见一位美国客人

世界趣闻博览馆 2025-04-27 11:20:37

进入第四个年头,俄乌战争还在持续,全球看着这场冲突一天天拖下去,谁都想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去年,特朗普站出来了,他说自己可以在24小时内搞定俄乌战争,但到了今天,他亲口承认了,这只是个玩笑,美国骗了全世界。

当地时间4月25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对特朗普的专访,特朗普在采访中首次承认自己关于“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承诺是“夸张说法”,称这只是一种象征性表达,目的是强调推动和平的决心。

特朗普还说,他上任后虽然立刻启动了斡旋,但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三个月内搞定本就不现实,他反复强调,这是拜登时期留下来的烂摊子,不是他的错。同时特朗普进一步补充道,普京也不想打下去,自己是唯一能谈妥这件事的人。

从这些话语中不难看出,美国如今对于调解冲突既失去了耐心,也没了信心。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还提到,他认为乌克兰永远不应该加入北约,这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他甚至直接表态,克里米亚已经属于俄罗斯,这是奥巴马时期的问题,不是现在的事情。在他看来,泽连斯基对此心知肚明,只是碍于局势没办法公开承认。

从这个趋势看,特朗普俨然是要逼迫乌克兰用领土来换和平,不过,特朗普也并没有明确说是否同意让乌克兰其他四个地区也归属俄罗斯,他只是聚焦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其他部分保持了模糊态度。这种操作,留了谈判余地,也避免正面冲撞乌克兰的底线。

但是,泽连斯基可不吃这一套,面对美国施压,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绝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或其他被占领土的主权,并强调“只有乌克兰人民有权决定领土归属”。然而,泽连斯基也坦然承认,乌军当前缺乏夺回克里米亚的军事能力。这种表态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对特朗普的有限妥协,只不过,距离美方期待仍有差距。

毕竟,对于泽连斯基而言,若接受美方方案,可能触发国内政治危机,甚至面临议会弹劾或民族主义者反抗;若拒绝,则可能失去美国军援,导致战场溃败。这种“两头堵”的窘境之下,他能做的就是拖延谈判,期待特朗普因“厌倦”或欧洲加大援助而改变立场。只是这种“走钢丝”策略恐怕难以持久,俄军近期对基辅的大规模空袭,已表明战场优势仍在俄罗斯一方。

与此同时,普京也没闲着,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当地时间25日,普京连夜会见了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双方进行了三小时的会见,主要讨论了恢复俄乌直接谈判的可能性,而俄方称这次会谈“富有建设性”。

虽然尚不清楚其会谈细节,不过从这几次的接触来看,俄美诉求的差异依然显著:俄罗斯希望通过谈判巩固占领区并解除制裁,而美国则试图将乌克兰危机转化为与俄罗斯交易的筹码。例如,美国中断对乌军援后,欧洲被迫承担更多援助责任,但德国、法国等国明确反对牺牲乌克兰主权,波兰等东欧国家更警告“今天的基辅可能是明天的华沙”。

也就是说,目前局势是:美国试图通过斡旋,推动俄乌停战,但条件苛刻,乌克兰难以接受;俄罗斯希望冻结战线,保住现有战果,但也不愿意无条件妥协;乌克兰在国内民意和国家尊严的双重压力下,拒绝割地求和,坚持抗争;特朗普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急于推动进程,但进展并不如意。

由此来看,短期内,俄乌战争大概率还会继续。谈判桌上虽然有动作,但要真正达成协议,还需要更大的妥协,而这种妥协,无论是对乌克兰、对俄罗斯,还是对美国,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特别是乌克兰,失去大片国土,对国家认同和历史叙事是巨大的打击。如果轻易接受,很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危机,甚至导致政局动荡。泽连斯基需要在坚持底线和争取现实利益之间做出极其艰难的平衡。

未来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让利”,俄罗斯想要的,需要美国强压乌克兰来给。若是特朗普做不到,或者说其抽身而出不愿意这样做,那么,一切就得等战事彻底分出胜负,至于泽连斯基提出的“中立国”设想,虽然理论上可行,却需同时获得俄罗斯与西方的认可,这在当前对抗环境下几无可能。

说白了,俄乌冲突的本质是大国利益与主权原则的碰撞,博弈的最终结局,还是取决于战场态势与国际社会的合力。无论如何,历史反复证明,真正的和平不能建立在强迫与妥协之上,而是需要各方平等对话与共同安全机制的构建,当务之急,还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为乌克兰人民争取喘息之机,也为全球秩序的重建保留希望。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世界趣闻博览馆

世界趣闻博览馆

全球视野下的深度洞察,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