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近干了件蠢事,公开污蔑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还冻结了三家中国企业在乌资产,本以为能讨好美国捞点好处,结果报应来得比天气预报还快。 中国反手大幅减少进口乌克兰粮食,直接给了这个“欧洲粮仓”一记闷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得从泽连斯基政府的“神操作”说起。4月17日,泽连斯基突然在公开场合宣称,乌克兰情报部门掌握了中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火炮武器的“铁证”。 第二天就把三家中国公司列入制裁清单,冻结了它们在乌克兰的资产。 可当记者追问证据细节时,乌方却支支吾吾说“涉及机密不能公开”,这就跟小偷被抓现行却拿不出赃物一样可笑。 事实上,中国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始终保持中立,不仅多次明确表示不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还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资出口。 就连乌克兰外长自己都承认,俄军装备的零部件主要来自西方国家,而非中国。 乌克兰这么干,不就是恩将仇报嘛! 就在乌克兰对华翻脸的前一个月,中乌刚刚签署了两项农产品输华议定书,计划扩大乌克兰豌豆和野生水产品的进口。 中国本想通过合作帮乌克兰缓解经济压力,没想到对方转头就给了我们一巴掌。 既然你不把合作当回事,那就别怪我们用市场规则说话。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金额从一年前的1.413亿美元暴跌至6万美元,降幅超过99%,几乎归零。 这个数字有多狠?相当于乌克兰原本每天能从中国赚38万美元,现在连买两箱泡面都不够。 看到这数据,估计有人会犯嘀咕,中国减少粮食进口是不是因为国内自给率提高了? 确实,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创新高,战略储备也很充足,小麦储备能满足全国14个月的消费,玉米储备更是远超国际安全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无缘无故断人财路。 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农业占GDP的20%,粮食出口是其经济命脉。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顶着西方压力继续采购乌粮,不仅帮乌克兰商船安全进出港口,还为其提供了急需的资金。 可现在乌克兰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中国的锅,这就怪不得我们调整采购清单了。 乌克兰这么一闹,倒霉的可不只是粮食出口这点钱,这波操作纯属“自断后路”。 美国要求乌克兰签署稀土矿产协议,把一半的稀土收入拱手相让,还让出天然气管道控制权,就为了换点可怜的援助。 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让乌克兰失去了经济自主权,还彻底寒了中国企业的心。原本计划投资乌克兰粮食加工产业的中企,现在只能望而却步。 而那些指望着中国市场的乌克兰农民,更是欲哭无泪。他们的玉米、大麦等农产品,如今只能堆在仓库里发霉。 中国减少进口后,全球粮食供应链加速重组,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大米进口量暴增300倍,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也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反观乌克兰,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还因为得罪欧盟导致出口通道进一步萎缩,外汇储备枯竭,国内通胀飙升。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说到底,乌克兰这出闹剧就是一场政治操弄。泽连斯基政府为了讨好美国、转移国内矛盾,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和中乌关系,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容忍无端的污蔑和挑衅。你要是把合作当儿戏,市场自然会教你做人。 希望乌克兰能早日认清现实,别再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蠢事,否则“欧洲粮仓”变成“欧洲荒仓”,可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只要4个州,普京给足了诚意,美俄一拍即合,图160大轰扑向乌克兰
【2评论】【2点赞】
风再次吹
马达西奇一肚子气,还跟他们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