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刘志坚右腿骨摔断后,被日军包围,见突围无望,开枪对准自己,可是,子弹

小博大史 2025-04-28 11:56:03

1942年,刘志坚右腿骨摔断后,被日军包围,见突围无望,开枪对准自己,可是,子弹竟然卡壳了。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毛泽东主席在授衔仪式上风趣地对一位中将说:“了不得哟,你就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啊!”被称为“刘跛子”的人正是开国中将刘志坚。他因三次战伤致残,成为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麾下的重要爱将。新中国成立后,刘志坚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政委、昆明军区政委,为我军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刘志坚出生于湖南平江。1928年,彭德怀和滕代远在平江领导起义,吹响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号角,年少的刘志坚在这一背景下参加了平江起义,并随之加入红军。他随部队前往中央根据地,参与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在红军中,他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政工经验,为他日后成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高级领导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刘志坚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历尽艰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派至八路军东进纵队担任政委,活跃在河北与山东交界一带,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刘志坚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副政委,积极参与支前参战工作,为解放全中国贡献力量。

1942年10月17日的清晨,枣强县大师友村四周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这声音划破了黎明的宁静,也打破了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原本的部署计划。他正要在这里召集各县负责人开会,却不料遭遇了日军的重重包围。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刘志坚立即判断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伏击。他毫不犹豫地跨上了自己那匹被称作"火车头"的枣红马,准备带领部队突围。这匹马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是刘志坚最为信赖的战友。然而,这一次却难逃厄运。敌人的机枪火力太过猛烈,马背上的刘志坚被击中,连同"火车头"一起重重摔倒在地。 这一摔使刘志坚的右大腿骨断裂,鲜血很快浸透了他的衣裳。即便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仍支撑着他继续战斗。他忍着剧痛,第一时间销毁了随身携带的重要文件,将写有对敌政治攻势内容的文件撕碎后吞入腹中。 生死攸关之际,刘志坚又迅速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坑,将妻子刘莱瑛的照片和一块怀表埋了进去。这些看似普通的私人物品,若落入敌手,极可能暴露更多同志的信息。当敌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时,他抽出了手枪,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然而,就在扣动扳机的一刹那,子弹却出人意料地卡壳了。这个意外为他的人生轨迹带来了戏剧性的转折。还未等他做出下一步反应,日军便已冲上前来,将其生擒。

1937年9月,刘志坚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同年10月,部队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全歼日军一个运输大队,缴获大量物资,沉重打击了敌军。刘志坚在战斗中积极组织战地宣传和群众动员,激发了士气,并带领民兵投入战地服务。这场胜利不仅粉碎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彰显了八路军的组织能力。 11月,刘志坚率工作团抵达晋城。他通过广泛宣传,稳定了动荡局势,并展开募捐和扩军工作。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成功动员1600多名青年参军,靠募捐解决新兵的衣食问题,为部队扩充了战斗力量。一二九师领导对刘志坚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 1938年4月,中央军委指示一二九师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刘志坚随徐向前、陈再道等率路东纵队进入冀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为建立威信,他们率先攻克威县,并剿灭由反动势力控制的“六离会”,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

1939年,刘志坚在一次行动中不幸被日军俘虏。面对敌人的突击审讯,他沉着应对,隐瞒了真实身份,自称“副团长”,巧妙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八路军内线迅速将消息传回,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随即制定营救方案。在押解途中,八路军设伏截击,成功解救了刘志坚,全歼敌军无一伤亡。刘志坚被救后,由于腿部重伤无法行走,被安排在永年县养伤。 1943年春,刘志坚痊愈后返回延安学习。多年来,他对被俘的经历感慨良多,认为正是八路军的情报网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让他重获自由。随后,他继续投入解放战争,在冀南地区作战,后被编入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1949年担任二野第四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为副兵团级将领。 1955年,刘志坚因在革命战争中的卓越贡献被授予中将军衔。授衔仪式上,毛泽东风趣地提到他的营救经历,称他是“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刘志坚的事迹在全军广为传颂。 特殊时期,刘志坚因不配合激进的行动被关押审查长达八年。1974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怀下,他恢复自由,并出任昆明军区党委书记、第一政委。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参与指挥,为国家边境安全作出贡献。2006年3月11日,刘志坚在北京病逝。他的革命精神和坚定意志如同他的名字,成为后人敬仰的象征。

0 阅读:58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