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贵?”江苏,男子买了一小碗关东煮,对方却让其付款140元。男子反问:“不是

子焓 2025-04-28 12:43:23

“这么贵?”江苏,男子买了一小碗关东煮,对方却让其付款140元。男子反问:“不是五元三串吗?”对方摆摆手说:“没算错,就是这个价!”自己明明没吃那么多,这不是强买强卖吗?男子果断拿起电话要报警,这时老板却又改口说只需要40元。网友:第一次知道,打110能打折! 暮色初临时分,江苏街头的霓虹次第亮起,小凡像往常一样,在熙熙攘攘的夜市中寻觅美食。 当他驻足在一家关东煮摊前,随意挑选了几串放入碗中时,未曾料到,这看似平常的选择,会掀起一场关于消费信任的风波。 小凡拿起选好的关东煮,询问价格,摊主大妈随口一句“五元三串”,让他放下心来。 可当结账时,大妈报出的“140元”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得他目瞪口呆。 “阿姨你算错了吧,我们这点东西哪有这么贵?”小凡满脸震惊地质疑道。 然而,大妈连正眼都没瞧他,语气笃定地坚称没算错。 小凡要求重新核算价格,在摊主大妈算账过程中,他发现了端倪。 原来大妈将每样食材都按五元一串计算,这与最初所说的“五元三串”大相径庭。 面对小凡的质问,大妈却矢口否认,坚称他听错了。 双方争执不下,情绪愈发激动,小凡掏出手机准备记录,大妈竟恼羞成怒,一巴掌朝手机挥来,甚至拿起铁勺试图攻击,这疯狂的举动,让小凡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警。 警察抵达现场后,对摊主大妈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并仔细询问食材价格。 在警察面前大妈瞬间没了气焰,重新核算后,价格从140元骤降至40元。 最终在警方的调解下,小凡支付了40元,可等警察一走,大妈又不依不饶,两人的争吵从黑夜持续到清晨收摊才作罢。 或许大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价格标示不实与价格欺诈双重违法行为。 根据《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七条,经营者销售商品必须明确标示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 大妈摊主先以“五元三串”吸引消费者,结算时却按“五元一串”计价,属于典型的虚假价格表示。 此外,摊主未在摊位显著位置明码标价,违反《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五条“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的要求。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若查证大妈存在多次类似行为,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诈骗罪(需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除此之外,大妈在争执中抢夺手机并试图攻击消费者的行为,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即使未造成实际伤害,威胁行为也可能构成“扰乱公共秩序”,警方同样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警告。 小凡将这段遭遇上传网络,如同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们纷纷谴责摊主大妈的行为,有人直言“这点东西40元都贵,14元还差不多,路边摊真不敢信了”;还有人愤怒地表示“这就是敲诈勒索,肯定不是第一次,该查封摊子”。 众多网友也分享起自己的类似经历,有人因没问价格被摊主多收2元,若不是之前买过,恐怕就被蒙在鼓里。 其实,此类“价格刺客”事件并非个例,此前,某地游客购买几颗草莓,竟被索要上百元;还有消费者在景区买一瓶普通矿泉水,价格高达20元。 这些事件都如出一辙,商家利用消费者未提前问价或不了解行情的心理,肆意抬高价格,破坏市场秩序。 小凡的遭遇,给每一位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消费时,对于没有明码标价的商品,一定要提前问清价格,避免陷入价格陷阱。 当遇到不合理的高价时,不要选择忍气吞声,而应果断拿起法律武器,无论是报警还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都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只有大家共同抵制“价格刺客”,才能让市场回归公平与诚信,让每一次消费都充满安心与信任。

0 阅读:778

猜你喜欢

子焓

子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