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才上任几个月,美国政坛便充斥着比拜登四年总统任期还要多的热点话题,其中,他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可谓独特又引人关注。
1、美乌紧急会谈15分钟 我们知道,特朗普在2024年的竞选活动中曾雄心勃勃地宣称,将在上任第一天便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战争。然而,近日他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却将这一承诺轻描淡写地形容为“玩笑”。 甚至是,特朗普还开始推卸责任,称自己上任不过三个多月,而俄乌冲突却是前总统拜登遗留下来的麻烦。这种言辞不仅让国际社会愕然,也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其政策随意性的解读。 近日,在教皇方济各葬礼上,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了一场紧急会晤,时间仅有15分钟。而这也是两人在白宫不欢而散后首次面对面的接触。 时间虽然短暂,但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因为这次会谈为两国重启对话提供了新的契机。
2、特朗普口风大变,突然“炮轰”普京 而就在这前几天,特朗普却曾公开指责泽连斯基拒绝美国关于克里米亚问题的提议,认为此举拖延了俄乌冲突的解决进程。美方曾警告,如果和平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实质进展,他们将停止调解努力。 当天,泽连斯基回应称,乌克兰已经做好了以任何形式展开谈判的准备,力求停火并为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创造条件。俄罗斯则承诺愿意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下举行谈判。 这次在梵蒂冈发生的短暂会晤无疑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特朗普只在梵蒂冈停留了14小时就去了罗马,期间只与各国领导人进行了礼节性的寒暄。可见他与泽连斯基的交流未能带来实质性进展。 尽管如此,背后仍透露出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政治动向。 据悉,就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互动后,口风大变,转头就炮轰普京“不愿意结束战争”和“耍美国”。这番言论被部分分析家解读为美国对俄罗斯立场的转向。
3、马克龙与特朗普的暗中较劲 在此期间,还有一个细节值得说说。 现场视频显示,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泽连斯基一见面,就立即送上热情的拥抱,对特朗普伸出的手视而不见。 不仅如此,在之后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晤时,马克龙试图参与其中,工作人员甚至准备了三把椅子,但最终,马克龙还是被排除在外。 《野兽日报》称,在特朗普妇人梅拉尼娅坚持之下,特朗普最终还是与马克龙交换了一下握手,但还没结束,特朗普就立即扭头看向芬兰总统。 在今年2月份,两人同样上演过如此尴尬的一幕:当时马克龙和特朗普在白宫握手拥抱,后者似乎用力过大,而导致特朗普指关节泛白,多次扭动后才将对方挣脱。 这些细节,或许透露出美国与欧洲国家复杂的外交关系。 其实,美法之间的分歧,主要围绕两方面,其一是俄乌冲突。此前特朗普老赖欧洲国家单独与俄罗斯会谈时,马克龙就表达了强烈不满,再加上后续美国计划取消对乌援助,将压力转移给欧洲,这进一步激化矛盾。
4、关税背景下,美法难掩分歧 至于关税政策,尽管特朗普已经为多数国家提供90天的“宽限期”,但实际上,持续的关税威胁已经在欧洲各国中引发了不小的波动。 尤其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其经济受到了明显的打击。美国正在利用所谓的“关税霸权”和“极限讹诈”手段,在欧洲上空笼罩上一层阴影。 对此,马克龙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与最受影响的行业代表商讨应对策略。他严厉批评了美国的新关税政策,认为其“粗暴且毫无根据”,并警告这种做法将使美国自身的经济状况更加脆弱。 马克龙还呼吁欧洲国家加强合作,共同采取反制措施。同时,他还建议在美国经营的法国企业暂停所有新的投资计划,将其视为一种震慑手段。 总之,在这种背景下,究竟该如何处理这场看似无解的复杂冲突,答案或许比想象中更棘手。 而特朗普惯常的突发奇想和自相矛盾行为,也令国际同行感到困惑,使美国的盟友难以完全信任其政策承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