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32岁胡适到杭州养病,妻子放心不下,拜托21岁表妹照顾他。几个月后,

寻墨阁本人 2025-04-28 16:40:47

1923年,32岁胡适到杭州养病,妻子放心不下,拜托21岁表妹照顾他。几个月后,表妹泪眼模糊对胡适说:我怀了你的孩子……   胡适得知消息后,如梦初醒:才短短几个月,自己竟犯下这么一个大错!   当时胡适独自在杭州养病,妻子不放心,拜托表妹曹诚英来照顾他。不曾想,他俩竟偷偷好上了。   情人在侧,胡适的病好了大半,文采也飞扬,写下名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爱到情重的胡适,显然把老家的妻子忘了个一干二净。   直到曹诚英怀孕,他才懊悔不已,最终决定不要孩子。   原因很简单,胡适受程朱理学和传统教育的影响,十分看重名声,“私生子”传出去显然不好听。   曹诚英听从他的话,把孩子拿掉了。   可胡适记吃不记打,没多久再次让曹诚英怀上。   这一次,曹诚英破釜沉舟,先和自己的丈夫提离婚,再逼问胡适:你娶不娶我?   胡适犹豫不定,跑去询问好友徐志摩的意见。   徐志摩可是“中国近代离婚第一人”,他鼓励胡适离婚,去追求真正的爱情。   胡适被说动了,自觉不能再次辜负曹诚英,于是鼓起勇气向妻子江冬秀提出离婚。   江冬秀听完瞬间发飙,拿起裁纸刀就朝胡适扔去,差点让胡适脸上见红。   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跑进厨房操起菜刀,一把揪过儿子,对胡适怒吼:“你真要离婚,我就先砍儿子,再砍自己,都别活了!”   书生胡适哪里见过这场面,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摆手道:“不离了,不离了……”   后来胡适写诗描述当时的心情:“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最终,这个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角故事,以胡适写信让曹诚英打胎而告终。   这件事上,很多人看到的是江冬秀“正室大战小三”的泼辣和剽悍,我看到的则是她对胡适的爱。   唯有爱到深处,才会在遭到背叛时,还用决绝的方式挽留对方,不是吗?   江冬秀的对胡适的爱,贯穿了整个婚姻。   他们是包办婚姻。   受过新式教育的胡适,原本不接受母亲给他指定的媳妇,一直以读书为由躲避在外。最终是母亲的临终遗言才让他低了头。   他们从订婚到完婚,用了10多年。   订婚之初,胡适对江冬秀提了2个条件:放足,和学文化。   当时还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让江冬秀做这2件事,简直是一种为难。   但江冬秀都做到了。   她第一时间放足,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和嘲讽;她努力读书识字,经常用有限的文笔给胡适写信。   有一次胡适生病,江冬秀在信中这样表达关怀:“我听他说你今天不狠(很)好,我心里好比刀割一样……”   时不时出现的错别字,加上乡土气息的表达,让胡适这个大文豪忍俊不禁。他还专门写诗纪念:“病中得妇书,不满八行字;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   婚后,江冬秀深知“罩住男人的胃,才能拴住男人的心”,于是潜心研究厨艺。   她非常擅长做一道菜,叫“一品锅”。   这是一道徽州名菜,就是将一口大铁锅烧得滚沸,然后一层鸡,一层鸭,再配上蛋皮饺和萝卜白菜,色香味俱全。   胡适每次吃上这道菜,都会对江冬秀的厨艺赞不绝口。有时朋友来了,他也会让江冬秀露一手,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倍有面子。   胡适身体不好,不能过多饮酒。江冬秀别出心裁,为他特制了一枚“止酉”戒指戴在手上,既能提醒他少喝,也能避免别人劝酒。   江冬秀不仅生活上给予胡适悉心照料,精神上也给了他不少支持。   那时的女子大多希望自己的丈夫飞黄腾达,好让自己过上富贵生活,江冬秀却是例外,她不愿胡适做官。   因为她知道他的文人脾性,并不是从政的料。   在江冬秀的劝说下,胡适和她约定:不进政界。因此蒋介石好几次劝胡适从政,胡适都只是最多在野协助。   然而,胡适后来还是为情势所迫,涉身于政界。他写信给江冬秀说:   “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二十年,从不作这样想……我感到愧对老妻,这是真心话。”   那时胡适才真正明白江冬秀对他的理解和付出。   后来,他们恩爱了一辈子。   就连一向毒舌的张爱玲都说:“他们是旧式婚姻里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可以说,江冬秀用爱成就了自己的婚姻。   因为爱,她才会排除万难,顺从胡适的心愿去放足和学文化;   因为爱,她才会尽心尽力照顾胡适,当好他的贤内助;   因为爱,她才会不慕富贵,真正看懂胡适,支持胡适。   对胡适来说,拥有江冬秀这样的妻子,简直无可挑剔。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的儿子36岁选择先他们而去。   胡适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责任,他都那么忙了,江冬秀在家却教育不好孩子,是她的失职。   然而,让江冬秀这样一个文化程度极其有限的女人,去负责孩子的教育,大文豪胡适却做起甩手掌柜,还要反过来责备江冬秀。   江冬秀可太冤了!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