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就是牌桌上永远在找傻子的那个傻子。每一次美国跟我们闹起来的时候,印度都会觉得

康花芳草洲 2025-04-29 15:27:57

印度就是牌桌上永远在找傻子的那个傻子。每一次美国跟我们闹起来的时候,印度都会觉得,属于印度的机会来了。以前搞贸易战的时候,印度觉得供应链重组的机会来了;生物战的时候,印度觉得产业链转移的机会来了。但实际上,每一次不仅美国扶不起来,印度也接不住。 这个南亚大国总是执着于追逐 "天降良机",却又永远把握不住。从中美贸易战到如今的关税战,印度一次次试图在大国博弈中 "渔利",却总是落得个空欢喜一场。 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战略思维过于短视和投机。莫迪政府认为,只要在关键时刻向美国示好,就能换取华盛顿的支持与好处。 于是,每当中美关系出现裂痕,印度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表忠心":或是在中印边境挑起争端,或是对巴基斯坦发起军事挑衅。 但事实证明,这种 "跪舔" 策略非但没能赢得美国的真心,反而让印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更让人不解的是,印度似乎从未吸取教训。当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时,印度雄心勃勃地推出 "印度制造" 计划,妄图承接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 然而,落后的基础设施、参差不齐的劳动力素质,再加上多变的政策环境,让印度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如今,面对新一轮关税战,印度又一次盲目乐观起来,仿佛忘记了之前的失败。 说到底,印度的战略困境源于其发展模式的根本性矛盾,这个国家急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却又不愿脚踏实地去打基础、补短板。 印度想要跳过完整的工业化阶段,直接迈入高端制造和服务业,但残缺不全的产业体系注定让这一美梦破灭。 即便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但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工业基础薄弱,再加上种姓制度的阻碍,使其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的机会主义思维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在对外关系上,印度试图利用美国牵制中国,却又不愿在美国主导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扮演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在经济发展上,印度渴望吸引外资推动工业化,却又难以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保障。这种 "左右逢源" 的做法,最终只能让印度在大国博弈中四处碰壁。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这场博弈中同样不无 "私心",华盛顿把印度当作制衡中国的 "棋子",却并不真正信任这个南亚大国。 美国既希望印度能分担制造业产能,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又担心印度崛起后会威胁到自身在印太地区的霸主地位。 正因如此,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往往流于表面,很少付诸实质性行动。 印度若想摆脱 "永远追机会却又永远抓不住" 的尴尬处境,就必须改变根深蒂固的机会主义心态。 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捞取 "渔利",不如聚焦国内,着眼长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改革和建设。 唯有如此,印度才能跳出 "自欺欺人" 的怪圈,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康花芳草洲

康花芳草洲

康花芳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