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国发起的那场伊拉克战争产生了太多谜团,萨达姆死后10多年,俄罗斯终

泡泡爱吃泡芙啦 2025-04-29 16:41:05

2003年,美国发起的那场伊拉克战争产生了太多谜团,萨达姆死后10多年,俄罗斯终于掀开了美国的遮羞布,原来美国用精湛的演技骗过了全世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2003年,一管白色粉末成为了改变中东格局的导火索,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挥舞着这个试管,声称这是伊拉克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铁证,然而这个看似充分的战争理由,最终被证实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真相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令人震惊,2004年联合国伊拉克调查组发布报告,明确指出在伊拉克境内没有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汉斯·布利克斯早在战前就多次警告美国政府,称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伊拉克拥有这类武器,但这些警告都被美方刻意忽视。 这场战争的代价令人触目惊心,根据最新统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军费开支超过7630亿美元,这笔数字甚至超过了越南战争的总支出。 然而,真正付出惨重代价的是伊拉克平民,2003年至2011年间,超过10万名无辜平民在战火中丧生,约200万人流离失所,儿童死亡率骤增40%。 在萨达姆被捕和处决的过程中,同样充满了不为人知的内幕,美军宣称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定位抓获萨达姆,但俄罗斯解密档案揭示,实际上是通过严刑逼供其亲信才获知藏身地点。 更令人深思的是,美军在抓捕行动中发现的17个装满美钞和金银珠宝的箱子,以及萨达姆的大量个人物品至今下落不明。 战后的伊拉克并未迎来美国承诺的民主与繁荣,相反教派冲突愈演愈烈,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空前加剧,这种混乱局面为极端组织ISIS提供了崛起的土壤,库尔德自治区问题也变得更加棘手。 2010年,海牙国际法庭对这场战争的合法性提出严重质疑,英国的奇尔科特调查报告更是直指战前情报存在重大缺陷。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伊拉克石油产业的命运,战后伊拉克被迫改革其石油国有化政策,美国石油公司获得了优先开采权,这印证了俄罗斯的指控,美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控制中东石油资源。 如今,美国的霸权行径仍在继续,从叙利亚到乌克兰,从经济制裁到科技封锁,其手段不断翻新但本质未变。 参考资料:萨达姆不是地洞里被抓的?美军士兵带走至少17箱美元?2022-01-02新民周刊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泡泡爱吃泡芙啦

泡泡爱吃泡芙啦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