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37年9月9日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上海宝山,罗店镇郊外的土坡上。 1937年的夏天,淞沪会战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幕。这场战役从8月13日打到11月26日,双方投入了上百万兵力,上海周边血流成河。罗店镇,宝山的一个小镇,因为地处上海东北,成了日军进攻的重要目标。9月9日这天,日本海军陆战队已经逼近罗店镇外围,准备发动新一轮攻势。而中国军队呢,也不甘示弱,拼了命地守住阵地。 这张照片拍的是罗店镇郊外的一个土坡。土坡不高,可能就几米,上面种着刚长到一米多的银杏树苗。那时候是秋天,树叶可能刚有点发黄,风一吹就晃。照片里有个日本军官,佐藤中尉,站在土坡上,手里拿着作战命令。这家伙是海军陆战队的,负责带队攻打罗店。他穿着制服,腰上别着军刀,看起来挺威风。但别误会,这不是啥英雄人物,他就是日军侵略的一部分,带着士兵来烧杀抢掠。 当天早上,佐藤站在土坡上盯着命令看。他得带着部队往前冲,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底下士兵忙着检查枪支弹药,远处还有炮声断断续续传来。那时候的罗店镇周围全是农田和村子,平静日子早没了,炮火一响,田野里全是烟尘。日本军队想速战速决,可中国军队硬是扛住了。 战斗打响后,佐藤带着人沿着土路往前推。罗店镇外,双方交火越来越激烈。日军有飞机大炮,中国军队靠步枪和手榴弹,差距挺大。可中国士兵不怕死,拼了命守住阵地。到了镇子里,战斗变成巷战,街头巷尾全是枪声。日本这边仗着装备好,步步紧逼,但中国军队用房子和街垒死守,拖着不让日军痛快前进。 佐藤呢,亲自带队冲锋,想抢个关键路口。那儿有中国军队的重机枪,火力猛得很。他带了几个兵,想从侧面绕过去。可惜运气不好,刚靠近就被扫射,他胸口中弹,当场倒下。手下接着冲,总算拿下了那个点,但代价不小。佐藤死了,尸体被手下抬走,手还攥着刀。这场仗打下来,日军是占了罗店,可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让他们付出了大代价,也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罗店之战是淞沪会战的重头戏。这地方不大,可战略意义不小。日军想从这儿打开缺口,直扑上海。可中国军队硬是顶住压力,打了一个多月,愣是没让日军得逞。双方死伤惨重,日军死了好几万,中国这边损失更大,但士气没垮。这仗打得苦,可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说到那张照片,它拍的不仅是土坡和树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1937年9月9日,罗店镇郊外,战争的影子压在每个人头上。佐藤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成千上万的士兵,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在这场仗里丢了命。照片里的银杏树苗挺扎眼,小小的,却能在战火里活下来,挺像那时候中国人的韧劲。 淞沪会战最后,中国军队撤了,上海沦陷了。但这场仗不是白打的。它拖住了日军,让他们没法一下子打到内地去。罗店镇的血战,成了抗战史上的重要一页。那张照片呢,就像个见证者,把那段苦日子定格下来,让后人能看看当年有多不容易。 再说说照片的历史意义。它提醒我们,战争不是游戏,死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佐藤是侵略者,死不足惜,可他手下的士兵呢?很多也是普通人,被逼着上战场。中国这边,守军的牺牲更大,那些年轻人可能刚从田里放下锄头,就拿起枪去拼命。照片里的土坡不高,可它承载的重量不轻。 现在的罗店镇早就不是当年模样了。战争过去80多年,宝山发展得挺快,田野变成厂房,村子变成小区。那土坡还在不在不好说,银杏树苗估计也没了影。可那段历史不能忘。照片是个引子,让我们想想过去,也想想现在和平日子有多难得。
这是1937年9月9日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上海宝山,罗店镇郊外的土坡上。 193
卖蠢
2025-04-29 18:28:24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