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短小强壮的日军士兵坐在修筑的工事旁。抗战初期,日军的身体素质相当强。他

世界通 2025-04-29 19:32:12

抗战时期,短小强壮的日军士兵坐在修筑的工事旁。抗战初期,日军的身体素质相当强。他们的后勤补给相对充足,饮食以大米、罐头、干粮为主,蛋白质摄入有限,但基本能满足作战需求。 日军强调“白兵突击”(刺刀冲锋),士兵普遍能负重30公斤连续行军50公里。而中国军队因营养不良和装备匮乏,常出现非战斗减员。 在修筑工事上,日军在不同的地方修筑不同的防御体系。在山西、湖北等地,日军常利用山体开凿坑道(如中条山“蜂窝式地堡”),仅留狭窄射击孔,国军缺乏火焰喷射器和爆破器材,难以有效摧毁。而在江南水乡,日军修筑“水雷+竹签阵+暗堡”(如常熟-苏州防线),迟滞中国军队机动。 但日军最为广泛使用的还是钢筋混凝土工事(如上海吴淞炮台),关键据点墙体厚度达1-2米,可抵御75mm以下火炮直射。部分永备工事采用德国技术(如青岛伊尔底斯炮台)。

0 阅读:43
世界通

世界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