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

烟雨任风散 2025-04-30 00:58:19

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鞠萍不忍孩子留在这里,最终放弃了财产。 鞠萍的第一段婚姻是和一名鞋店老板蒋启星,爱情火花迅速点燃,两人很快步入婚姻殿堂。 可惜的是,婚后生活并非如童话般美好。 蒋启星展现出大男子主义的一面,不仅不做家务,还常常抱怨鞠萍。 而且因为事业发展的差异,夫妻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摩擦不断。 为了儿子能更好地成长,也为了结束这段让她难过的婚姻,鞠萍最终决定离婚,自己独立抚养孩子。 离婚后,鞠萍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悉心照顾儿子,为了兼顾,不得不忍痛将儿子送到寄宿学校。 一面,她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鞠萍姐姐”,笑容满面地出现在电视节目里。 另一面,她又是一个无法随时陪伴在儿子身边的母亲。 这种双重身份带来的压力和煎熬,可想而知有多么强烈。 在父母的支持下,鞠萍和杨硕相识。 杨硕的到来,给鞠萍带来了快乐和希望,让她的生活变得充满阳光。 他对鞠萍体贴关心,还答应会像亲生父亲一样对待蒋翼遥。 2010年,他们喜结连理,组成了一个幸福的新家。 杨硕没有食言,他真的把蒋翼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在学业上和事业上都全力支持他,尽可能弥补他从小缺失的父爱。 鞠萍因为父亲去世,伤心到了极点,杨硕一直陪伴在她身边,鼓励她,帮助她走出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蒋翼遥完成了学业回到国内,现在是家里的主要依靠。 鞠萍慢慢地不再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从前大家都叫她“鞠萍姐姐”,现在她已经是“鞠萍奶奶”了。 1966年,鞠萍在北京一个寻常人家出生。 三岁那年,因为社会动荡,全家搬到了河南。 在那物资短缺的年代,父母的关爱和家人的陪伴是她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的鞠萍,渴望能成为一名优雅的芭蕾舞演员。 但是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她的梦想,由于身材比例并不适合跳芭蕾,这条路走不通。 后来她又爱上了钢琴,可家里经济不太好,买不起钢琴,她就在画了琴键的桌子上练习手指。 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放弃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了北京幼儿师范学校。 这个选择看起来像是牺牲,但没想到为她未来的事业打开了机会。 有一次,她参加合唱团比赛,被央视主持人陈铎发现了她的潜力,从此,当主持人的梦想在她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即使在幼儿师范学校里,鞠萍也一直努力追求梦想,常常在深夜里对着收音机练习发音。 1984年,鞠萍进入央视青少部工作,一开始是从幕后做起,非常踏实努力,慢慢地才走到台前。 1985年,她开始主持少儿节目《七巧板》,以亲切活泼的风格,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鞠萍姐姐”这个称呼也越来越广为人知。 1995年,《大风车》的播出,让她的事业达到了顶峰。 不过,成名也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限制。 为了保持“鞠萍姐姐”的形象,她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个人喜好。 比如,有一次她烫了头发,收到小朋友的信,希望她能够恢复原来的样子,她就立刻改回来了。 鞠萍特别重视小朋友寄来的每一封信,再忙也会尽量回信。 对她来说,这些信就像一根根纽带,把她和孩子们紧紧连在一起。 虽然工作非常成功,鞠萍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 因为工作太忙,她没法总是陪在儿子身边,心里觉得挺对不起儿子的。 特别是每年六一儿童节,她只能在电视上给别的小朋友们送祝福,自己的儿子却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 鞠萍的成长历程,就像一部精彩的人生电影。 她从一个青涩的少女,一步步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 经历单亲妈妈的艰辛,最终拥有美满的婚姻。 从孩子们亲切称呼的“鞠萍姐姐”,到如今的“鞠萍奶奶”,她对孩子们的爱,对生活的热情,始终如一,从未改变。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烟雨任风散

烟雨任风散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