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李鸿章说:"中国这么大,新疆就不要了吧!"左宗棠怒斥:"160万平方

裂谷长河 2025-04-30 09:35:22

1874年,李鸿章说:"中国这么大,新疆就不要了吧!"左宗棠怒斥:"160万平方公里呀,你可真大方。说送就送!”慈禧说:别瞅我,我可没钱!左宗棠一拍桌子:这事,你们别管了!我想办法。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从历史课本到民间传说,流传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他是民族英雄,是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保卫祖国领土的一位伟人。

左宗棠20岁中举,但是正碰上母亲去世,他需要守丧三年不能当官。守丧期满后他再次参加科举时,却十分不顺,连考三次均以落榜告终。他空有一身才华和远大志向,却无处施展,很是苦闷,但他知道历史上的有才之人许多都是仕途不顺未得赏识,只要有真才实学,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的,最后还不都是名垂千古。

于是他回到家中,继续博览群书埋头苦读,他已经预感到了大清的颓败之势,知道边境危机频发,地方暴动频出,便发奋研究兵书战略之道,希望能学些更为实际的东西帮国家解燃眉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才女周诒端,二人都是精通诗书的浪漫文人,很对脾气,便水到渠成的相爱了。左宗棠将她娶回了家,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左宗棠的生活。叫他更能一门心思扑在学问研究上而没有后顾之忧。

到了1850年,左宗棠结识了林则徐,二人谈论起如今国家形势时,意见十分一致,林则徐也因为左宗棠的侃侃而谈和句句在理对他非常赏识,认为虽然左宗棠当时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而在曾国藩府中做一个幕僚,但他绝不会久居于人下当个默默无闻的平凡人,今后必定能创造出一番辉煌事业来。

林则徐果然没有看错,1852年,从镇压太平军开始,左宗棠正式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当时太平军攻打长沙,眼看着长沙沦陷而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左宗棠挺身而出,以他多年以来饱读经书研究时事获得的雄韬武略力挽狂澜,一举剿灭太平军,保下了长沙的安宁。此一役彻底打响了左宗棠的名号,朝廷开始注意到他并重用他。虽然那时的他已经年纪不小了。

后来左宗棠参加洋务运动,兴办福州船政局,积极投身于自强求富的运动中。

到了1874年,阿骨打侵占新疆伊犁地区,还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王,极大的挑战着清朝的权威。沙皇俄国见状也趁虚而入,来骚扰新疆地区。而此时此刻的日本见清朝已捉襟见肘,便去南海挑衅琉球。

清廷一时间慌了神,朝中大臣和慈禧太后商议对策时,李鸿章说新疆这样的偏远之地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本就没有用处,不如直接送给蛮夷,沿海地区才更重要,应该把兵力集中在保沿海地区上。

左宗棠听了十分气愤,新疆琉球都是我们的领土,安定了新疆才能安定蒙古,安定了蒙古才能安定朝廷,光一个京师独善其身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像阿骨打这些鼠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给他一寸土地他就会想着要两寸,此时松口只会叫他得寸进尺慢慢蚕食天朝领土。

慈禧太后听了觉得左宗棠有理,便命他全权负责收复新疆。但朝廷拿不出钱来,只空口给了个“500万两”的承诺便再也没消息了。

此时的左宗棠已经69了,他拖着苍老的身体四处借钱,愁的头发花白。他去找好友胡雪岩求助,胡雪岩帮他跟国内富商借了一些钱,无奈杯水车薪,怎么够浩浩荡荡的军队出征呢。于是胡雪岩又给他出了一招,叫他跟外国银行贷款。

于是这个强硬的老头子,硬是在朝廷的担保下从外国人那里借了一大笔钱,光绪帝见他的忠心老臣如此辛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也从牙缝里挤出来一笔钱给了他。这时的左宗棠终于有钱带兵打仗了,他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去往新疆。

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又怕将士们因粮草军备短缺而少了勇气,便命人打了一副棺材抬着上路,告诉大家不收回疆土永不回朝,若是战死沙场便将他就地掩埋,他的亡灵也要留在这里赶走侵略者。

将士们被他的决心深深打动,士气大振。左宗棠抬棺出征的消息传到阿骨打那里,给了他不小的精神震撼。大军到了新疆后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顺利将这些侵略者打跑了。左宗棠凯旋而归,成为百姓心中勇士难忘的英雄。有人称他为“清朝的最后一个硬骨头”。

他死的时候慈禧太后痛哭流泪,他的墓地至今还有守墓人在日夜守护英雄亡灵。

0 阅读:50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