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又出事!杜鲁门号航母一个急转弯,将F-18舰载机甩入大海

环球新动向 2025-04-30 11:40:19

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在红海地区的军事行动一点也不轻松:根据《战区》网站的报道,在近期的一次行动中,由于航母为躲避胡塞的导弹打击,被迫施展了一次演习中才会用到的大幅度急转弯,结果导致一名水兵受轻伤,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连同一辆甲板上的牵引车一同被甩入了海中,损失惨重。

2024年12月,美国中央司令部下令“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前出红海,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任务,没想到“杜鲁门”号的不幸才刚刚开始。2024年12月,“杜鲁门”号上的一架双座F/A-18F“超级大黄蜂”在执行任务时,被红海同一区域护航的舰艇“葛底斯堡”号发射导弹击落。“盖茨堡”号以为该目标是胡塞的无人机,结果却误伤了友军。好在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仅一人轻伤。今年2月12日,“杜鲁门”号在埃及塞得港和巴拿马籍商船“贝西克塔斯-M”号相撞,导致右舷轻微损坏。事故直接导致舰长戴夫·斯诺登被解除职务,克里斯托弗·希尔随即替补登场,成为临时指挥官,谁料不久后又发生了这样的人为事故,真是非常非常迷乱。

出事的这架飞机,是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单座战斗机,隶属第136攻击战斗机“骑士鹰”中队,造价6000多万美元。美国海军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是这架F/A-18E正在被牵引车拖曳,准备移动到指定区位,但随后“拖曳小组失去对飞机的控制”,导致事故发生。美国官方对事故原因的表述相当含糊,但根据CNN的分析,当时“杜鲁门”号已经发现了胡塞武装发射的无人机或者导弹,于是不得不采取“高速急转弯”动作。 航母的剧烈机动动作,导致甲板发生大角度倾斜,这才是牵引车最终失去对飞机控制的根本原因。美国海军官方对此只字不提,其实是想避重就轻,隐瞒红海战斗并不轻松的事实。美国航母对来自于胡塞武装的袭击向来遮遮掩掩,一般都不会主动证实受到威胁或者攻击,所以这次也不例外。

航母的舰载机在日常操作中有非常严格的规范和流程,譬如32吨的F/A-18E/F之所以不会从航母甲板上滑落,是因为有多种物理固定措施。一般情况下,舰载机必须停在固定位置,然后工作人员会使用特制的钢链、尼龙绳固定。它们的一头固定舰载机前轮、后轮或机身固定挂点,另一头则固定在甲板上的预留的嵌入式系留点上。这些固定点每一个都能承受得住几十吨的拉力,只要操作规范,一般不会出事。 在机库内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固定的,避免航母机动造成舰载机发生碰撞。另外地勤人员会在舰载机轮胎前后放置楔形金属轮挡,提供额外稳定性。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的移动,也是依靠特种牵引车完成的。美国海军在“尼米兹”级和“福特”级上使用的牵引车型号为A/S32A-31A、A/S32A-31B两种,约4~6吨,设计非常紧凑,但拥有一台100马力以上的柴油发动机,配备重型刹车系统和防滑轮胎,即使甲板湿滑也无妨。这种牵引车的使用,一般是穿“黄衫”的飞机调度员负责指挥,穿“绿衫”的维护人员负责操作,协同将舰载机运送到指定地点。

但一架30多吨的飞机和一辆数吨重的牵引车一同被甩入了海中,可见当时航空母舰的弯转得多么“狂野”,也的确证明了当时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这架落水的舰载机,美国大概率也捞不上来了。红海的平均水深在400米以上,最深处可能达到2000或3000米。这次发生事故的地点靠近巴林,具体位置没有公开,但几百米深度肯定是有的。而且红海海底的地形相当复杂,有非常多的珊瑚礁和淤泥。 飞机掉下去十几分钟后,就可能落入深海,因为压力而解体,最后被掩埋。即使用上深海探测设备,也不一定能发现具体位置。而且该海域正在进行战斗,打捞的难度非常大。光是确定位置,很可能都需要几天时间。这几天时间里,海水对舰载机的铝合金机身、电子元件、复合材料腐蚀速度惊人,AN/APG-79雷达、发动机全部遭到海水浸泡,打捞上来意义也不大了,最后花费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捞上来的也只是个没什么用的空壳。美军打捞的意义实在不大,胡塞在没有直接命中的情况下也能造成美军的损失,确实也值得拿出来吹一吹了。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