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春,陕西军区收到一封举报信,信中称“宝鸡军分区陈司令生活腐败,带头大吃大喝。” 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文革还没结束,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举报信一出,军区领导坐不住了。陈司令叫陈杰远,是个老干部,革命年代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也没闲着,一直扑在建设第一线。这回被举报,领导觉得蹊跷,马上派调查组去查个水落石出。 调查组到了宝鸡,直奔军分区食堂。只见灶台冰凉,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哪有半点大吃大喝的迹象?再问食堂炊事员,人家直挠头:“陈司令每天就和大伙儿一样,吃的是窝窝头、腌咸菜,哪敢搞特殊啊!”可举报人言之凿凿,说亲眼看见陈司令在军分区里摆宴席,鸡鸭鱼肉摆满桌。 调查组决定直接找陈杰远问问。推开司令办公室的门,只见陈杰远正蹲在地上,和几个战士一起修补旧军装,手上还沾着线头。听说来意后,他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这事儿啊,怪我,怪我没说清楚!” 原来,那段时间宝鸡山区遭遇了罕见的暴雨,不少老乡的房子被冲垮,粮食也泡了水。陈杰远带着部队连夜抢险,转移群众、搭建临时安置点,几天几夜没合眼。等灾情稍微稳定,他发现老乡们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家里的存粮也所剩无几。 陈杰远一咬牙,把军分区仓库里原本准备招待上级检查的食材全拿了出来。他挽起袖子,亲自掌勺,和战士们一起在安置点支起大锅,炖了满满几锅白菜豆腐炖粉条,还蒸了大白馒头。受灾的老乡们围坐在临时搭起的棚子下,捧着热腾腾的饭碗,边吃边抹眼泪:“还是解放军好啊!” 举报人那天路过,远远看见军分区院子里支着锅灶,人来人往,饭菜飘香,也没问清楚,就误以为陈杰远在搞“腐败”。真相大白后,调查组的同志既感动又愧疚。而陈杰远却摆摆手:“这事儿就当给我提个醒,以后做事,得把前因后果说清楚,省得让人误会!”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误会或许不少。但陈杰远用实际行动证明,有些干部的“大吃大喝”,是和老百姓同甘共苦;有些所谓的“腐败”,背后藏着的是一颗为人民的心。这场风波,也让人们看到,在动荡的岁月里,依然有人坚守初心,默默奉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4年春,陕西军区收到一封举报信,信中称“宝鸡军分区陈司令生活腐败,带头大吃
琴音入梦来
2025-04-30 11:53:20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