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四星海军上将塞缪尔·帕帕罗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在战机、舰艇、导弹等装备生产数量及速度上,中国已经远超美国。塞缪尔·帕帕罗强调说,武器装备的对比,已经让美海空军在第一岛链范围内毫无优势可言。 塞缪尔·帕帕罗透露,在战机生产方面,中美之比为1.2:1。在舰艇建造方面则达到了惊人的6:1.8,即中国的造舰规模和速度大约为美国的3倍。 目前,美国造船业面临着巨大难题。在今年2月下旬,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表了一份名为《造船与维修:海军需要私营部门工业基地投资的战略方法》的研究报告。就目前美海军在造舰及维护方面存在的症结做了详细论述,并且还给出了解决方法。 按照GAO说法称,当下为美海军提供造舰业务的7家船厂,它们分别为电船公司(核潜艇)、巴斯钢铁造船厂(驱逐舰)、奥斯塔美国公司(小型水面舰艇)、英格尔斯造船厂(驱逐舰,两栖舰艇与辅助舰艇)、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核潜艇和核航母)、国家钢铁和造船公司(辅助舰艇)、芬坎蒂尼马里内特海事公司(小型水面舰艇和护卫舰)。这些造船业在基础设施、产能投入、技工招培等领域问题百出。 首先是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加之还有老化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了产能进度与订单承接。当然部分造船厂也想出了外包的法子,但是会导致质量出现参差不齐,同时也会加大监管难度。其次是产能投入。一方面由于上述7家造船厂在单一舰艇建造上呈现出了高度专业化的态势,所以使其并不具备承建其他类型舰艇的条件。另一方面则是新兴造船企业要想从中分得一杯羹的话,需要拿出巨额资金来完善基础设施与引进专业设备。因此这就让美国造船厂陷入了各有两难的地步。 最后是技工招培。即技术工人的招收与培养,GAO在报告中着重用大篇幅介绍了这一问题的现状。招收方面,美国年轻人很少对制造业产生兴趣,这是第一个麻烦。第二个麻烦事相较造船业,美国求职者更喜欢投身建筑、油气、服务乃至科技等行业。第三个麻烦则涉及培养,根据美国造船厂提供的资料来看,船厂要想将刚入行的小白培养成一名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的话,通常需要3至5年时间才能完成。更为致命的是,美国造船厂还留不住那些已经出师的熟练工。 正是以上要素的叠加,才使得美海军舰艇在生产速度与下水数量方面根本没法与中国相比。而中国在军舰下水及列装方面,实现了对美国海军的碾压。例如在2021年,中国海军就列装了1艘综合补给舰、2艘075型两栖攻击舰、3艘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7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和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加之还有一定数量的056A型轻护、常规潜艇和辅助舰艇入列。让中国海军在当年的舰艇服役总吨位超过了20万吨(另一说为17万吨)。 在2022年,中国海军相继接收了3艘055型万吨大驱、4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1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1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超过11万吨,相当于是1/3支五常强国海军—法国海军的体量。依旧保持全球服役舰艇吨位排行第一的地位。 在2023年,中国海军在建和服役的水面主战舰艇、潜艇总吨位较2022年有所下降。累计下水两栖攻击舰1艘、驱逐舰5艘、护卫舰2艘、核潜艇3艘,服役驱逐舰1艘、护卫舰8艘和综合援潜救生船1艘,总吨位约17万吨。但在世界上范围内依然藐视群雄。 在2024年,中国海军下水的主战舰艇为11艘,包括3艘055型万吨大驱、4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3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1艘076型两栖攻击舰,总吨位约为13万吨。2024年下水主力舰稍微有点少,原因是中国海军需要时间来“消化”几年来集中下水的新舰,此外还要对部分现役舰艇进行比较大的技术升级等。 美国海军四星上将塞缪尔·帕帕罗说,“中国军事实力出现了惊人的增长,在过去的20年里,他们的军事规模增加了10到15倍”。这说明美国终于开始正视中国的实力,美军早就丢失了在第一岛链内的海空优势,否则也不花大力气去构建第二乃至第三岛链的相关基地及防御体系。
急眼了!美军四星上将惊叹,中国造舰速度太猛,第一岛链优势不保
国际新鲜事短波
2025-04-30 11:54:35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