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咋也没想到,自家留学生突然成了舆论焦点!眼下印巴冲突正胶着,巴方盼着中方支持呢,江西理工大学一个巴基斯坦留学生却因为点事儿上了热搜。
不过中国网友的反应挺暖心——有人翻出巴铁留学生疫情时当志愿者的照片,还有人晒出跟巴铁同学互帮互助的日常,评论区直接变成“中巴友情故事会”,甚至有人开玩笑:“要不罚这哥们去给中巴友谊林浇水?”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人行为”和“国家形象”的老矛盾。就像不能因为个别中国游客不文明就说全体中国人素质低,一个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事儿也代表不了“巴铁”整体。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个人的举动很容易被放大成一个国家的标签,这点确实得注意。
中巴友谊历经风雨,早就是实打实的“硬核兄弟情”,不需要靠完美人设撑场面,但民间交往得多下点“细功夫”——比如给留学生多搞点跨文化交流活动,多讲讲巴基斯坦普通人的故事,就像《追风筝的人》里那样,让大家知道友情是有血有肉的,经得起磨合,不用一直捧着护着。 说起来,当年汶川地震巴基斯坦拆飞机座椅运物资,如今中国网友为留学生的事儿较真,这不正说明两国把对方当自家人吗?自家人之间才会实话实说、互相提醒,这种“不客套”的相处,说不定才是“巴铁”最瓷实的根基。
毕竟真朋友不怕吵吵闹闹,就怕隔着层窗户纸——只要底子够铁,偶尔有点小摩擦,反而能让感情更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