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使出阴招!一边征收高额关税,一边在C919适航认证上设障,背后的盘算十分险恶。
近期,欧盟对中国采取了两项举措:先是对中国生产的升降作业平台加征高达66.7%的“双反”关税,随后又宣称C919的适航认证将被推迟3 - 6年。表面上打着“公平贸易”“航空安全”的旗号,实则是趁乱牟利——眼见美国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欧洲便认为这是拿捏中国高端制造业的良机!
先说说升降平台的事情,欧盟在关税方面的算计不可谓不精明。20%到66%的税率看似吓人,但中国企业早有应对策略:浙江鼎力直接在匈牙利设厂,成功避开关税壁垒;众多中小企业则通过东南亚转口贸易,成本仅增加约10%。欧盟的这一举措,顶多给中国企业带来些困扰,根本无法阻挡“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步伐。而真正恶劣的是在C919认证上设卡——波音因中美贸易战元气大伤,空客借此抢占市场,欧盟故意拖延C919的认证进程,就是为了给空客争取更多发展时间。三到六年?等到C919拿到认证,空客A320neo的订单恐怕早就签订完毕了!
这种“表里不一”的策略,也透露出欧洲的焦虑。波音第一季度再度亏损12亿美元,737MAX系列机型声誉扫地,这本该是C919抢占市场的绝佳时机。欧盟却硬是将认证变成一场“持久战”,本质上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作祟——就如同当年空客依靠政府补贴崛起,如今却反过来指责中国存在“不正当竞争”。
欧盟如今的这些小动作,实际上是在给全球化进程制造阻碍。但历史经验表明,行政干预无法阻挡技术进步的脚步——当年空客成功打破波音的垄断,如今C919同样能够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至于欧盟?等到他们发现中国机械设备畅销非洲、国产飞机降落中东之时,就会明白贸易保护主义最具讽刺意味的结局:费尽心思筑起高墙,最终困住的却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