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9年,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林伯渠并未意识到这句话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5-01 08:18:49

[太阳]1949年,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林伯渠并未意识到这句话犯了个错误,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少了一个字!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开国大典幕后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聚集了无数群众,现场气氛热烈,所有人都满怀期待,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新中国宣告成立,然而,在这个举世瞩目的时刻,鲜为人知的是,一个意外情况差点发生,险些让这个历史性时刻出现波折…… 下午三点,开国大典正式拉开帷幕,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林伯渠,负责主持升旗仪式,或许是因为太过激动,他一时有些口误,说道:“请毛主席升旗,”一旁的工作人员赶紧小声提醒他,漏掉了“国”字。 林伯渠见多识广,处变不惊,迅速稳住局面,重新洪亮地宣告:“请毛主席升国旗,”群众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小状况,欢腾的呼喊声仍然响彻云霄,伴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上升,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迎风招展。 很少有人知道,在升旗仪式前一天的最后测试中,自动升旗装置出了意外,鲜艳的红旗不小心被卷进了滑轮,怎么也取不出来,好在消防员和搭彩棚的师傅们及时赶到,他们不顾危险,齐心协力,才把故障迅速排除了。 鸣放礼炮的过程也颇为曲折,起初,计划让礼炮的鸣放与国歌同步,但实际操作中,发现礼炮产生的烟雾和巨大的声响严重干扰了指挥员的口令,经调整后,最终选定红旗信号指挥礼炮鸣放,方确保礼炮顺利进行。这28响礼炮,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艰苦奋斗历程。 关于鸣放礼炮的响数,曾有政协委员提出异议,认为28响与国际惯例不一致,后来毛泽东主席指示唐永健负责撰写报告,以新的通俗表述方式解释这一问题。最终才确定了这富有象征意义的28响,另外,关于阅兵式的举办地点,也经过多次商议,最终由周恩来总理决定选址在天安门广场。 林伯渠,这位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差点发生小插曲的人物,可不简单,他来自湖南的一个读书人家里,从小就很有文化底蕴,年轻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来又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一辈子都在为中国的革命努力奋斗。 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每个关键时期都有他的身影,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更是参与制定了《土地改革法》和《宪法》,他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基。可以说,其一生奉献于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实乃令人极为敬佩的老革命家。 他生活简单朴素,做人清廉公正,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直到1960年因病去世,始终惦记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 开国大典的圆满举行,要归功于很多人的努力付出,比如,天安门广场和那根庄严的国旗旗杆,都是建设者们一点一滴建造起来的,饱含他们的汗水,还有那个自动升降国旗的装置,从设计到调试成功,也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智慧,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291

猜你喜欢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