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2岁的梅兰芳满怀期待地找到已离婚多年的前妻孟小冬说:“跟我回大陆吧

玉尘飞啊 2025-05-01 10:53:38

1956年,62岁的梅兰芳满怀期待地找到已离婚多年的前妻孟小冬说:“跟我回大陆吧,我们重新来过!”孟小冬冷冰冰地拒绝。5年后,她迁居台湾,说:“我的丈夫杜月笙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1903年,吉祥戏院的后台里,孟小冬正对着铜镜勾画眉眼。镜中映出个鹅蛋脸的标致人儿,眼尾斜斜飞起的黛青色,衬得整个人清冷如寒梅。 她捏着画笔的手忽然顿住——镜中多了个穿灰绸长衫的身影,正是刚下戏的梅兰芳。两人目光在镜中相碰,空气里漫开若有似无的桂花头油香。 这段被后世戏迷津津乐道的姻缘,起头就带着梨园行特有的热闹劲儿。孟小冬十八岁那年凭着《四郎探母》唱红津门,嗓子亮得能穿透三进院子。 梅兰芳在台下听得入神,手里茶碗凉透了都没察觉。那年头讲究"京角儿不娶坤伶",可架不住戏迷们起哄架秧子,把两个当红名角儿往一处撮合。 要说孟小冬心里没个仰慕是假话,梅老板演《贵妃醉酒》时那水袖甩得,能把人的魂儿都勾了去。 梅家宅门里可没戏台上那么光鲜,大奶奶王明华常年卧病,二奶奶福芝芳带着两个儿子住在东厢房。 孟小冬搬进梅宅那天,特意穿了素净的月白旗袍,心想自己既不争名分也不图钱财,单求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哪知道深宅大院里的弯弯绕,比戏文里的宫斗戏还磨人。 那年梅老太太过世,成了压垮这段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孟小冬捧着孝服要进灵堂,福芝芳带着两个儿子堵在垂花门前。 七岁的小少爷冲她嚷:"我爸就我这么一个儿子!"这话像把尖刀扎进孟小冬心窝子。 她转身把孝服往地上一掼,踩着三寸高跟鞋头也不回地走了。外头都说孟老板硬气,可谁瞧见她躲进黄包车里抹眼泪的模样? 梅兰芳追到上海时,孟小冬正在更新舞台唱全本《捉放曹》。台下坐着新晋银行家杜月笙,眼睛就没离开过戏台上那个英气逼生的陈宫。 要说杜先生待她是真好,香港半山别墅里专门修了隔音戏房,连痰盂都备着景德镇官窑出的青花瓷。四六年跟着杜家迁居香江时,孟小冬把梅兰芳早年送的金丝眼镜锁进了檀木匣子。 一九五六年梅兰芳托人带话,说想把那处上海愚园路的宅子过户给她。 孟小冬对着镜子抿了抿鬓角,镜子里的妇人眼角已生了细纹,嗓子也不如当年清亮。"告诉他,我如今跟着杜家人,吃穿用度都不短。"这话传到北京,梅兰芳摸着客厅里的红木八仙桌发了半晌呆——这桌子还是当年孟小冬陪他挑的。 要说后来日子,孟小冬在台湾过得清净。每天早起吊完嗓子,必要泡壶冻顶乌龙。 八三年春末,她在台北戏校看学生排《空城计》,突然指着个眉眼灵动的丫头说:"这丫头有三分梅老板当年的神韵。"在场没人敢接话,谁不知道梅兰芳六一年就病故在北京。 梅家后人如今多数定居京城,梅葆玖生前常带着徒弟去护国寺小吃店喝豆汁,有次被戏迷认出,老爷子笑呵呵地说:"当年我爹喝豆汁要配焦圈,我可学不来。"梅宅旧址现在改成了纪念馆,玻璃柜里摆着梅兰芳用过的戏服,金线绣的蟒袍依旧晃人眼。 台湾那边,孟小冬带过的徒弟在凤甲美术馆办了戏曲特展。去年重阳节,九十四岁的名伶戴绮霞在采访里念叨:"师父临终前还哼着《游龙戏凤》的调儿,说这辈子最对不住梅老板。"这话传到大陆,有戏迷翻出老唱片,滋啦作响的杂音里,梅孟合唱的《坐宫》依然字正腔圆。 信息来源: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官网梅兰芳生平资料 台湾《联合报》2022年戏曲特展专题报道 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官方解说词 香港《大公报》1950年代杜月笙家族纪实 抖音AI复活京剧名家话题区用户生成内容 梅玮2023年3月抖音直播回放内容 台北凤甲美术馆2021年展览公告 新华社2020年梅派艺术传承报道

0 阅读:490

评论列表

米妮

米妮

1
2025-05-01 13:13

孟小冬唱老生,勾勒出鹅蛋脸的美人?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