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陈桥兵变时,军中曾有个柴荣留下的亲信站出来大声阻止! 这个人堪称后周世宗柴荣“亲信中的亲信”。 他不到30岁就跟随柴荣东征西讨,转过年头便被柴荣亲手直线提拔为殿前都虞候,继而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再取代先帝女婿张永德,任作殿前都点检,全权统率禁军,负责京城安全。 韩通这名字听着就像块硬骨头。陈桥驿那夜北风刮得人脸生疼,他蹲在营帐外磨刀,刀刃映着火光都能照见赵匡胤亲信们往黄袍上绣金线的倒影。磨刀石擦出火星子,他冲副将冷笑:“赵九重(赵匡胤)这出戏比瓦舍里的猴戏还假,黄袍揣怀里都鼓出龙爪子了,当老子瞎?” 柴荣要是棺材板没钉死,准能气活过来。当年他防赵匡胤防得比防贼还严,禁军分给韩通管一半,特意把“点检作天子”的谶语木牌挂赵匡胤脖子上当狗链使。结果赵匡胤这戏精,白天给幼主柴宗训行大礼把头磕出血,晚上就在军帐里给亲兵发金锭:“兄弟们跟着我,管够!” 韩通提着刀冲进中军大帐那会儿,赵匡胤正光着膀子装醉,怀里搂着空酒坛打呼噜。黄袍就压在枕头底下,绣龙的金线扎得韩通眼睛疼。他刀尖抵着赵匡胤喉咙:“别他妈装死,老子数三声!”帐外突然窜进二十多个弩手,箭头全对着他脑门——石守信这帮孙子早被喂饱了。 最绝的是赵匡胤的骚操作。他揉着眼睛坐起来,酒气喷了韩通一脸:“韩哥你要砍我就砍,但别伤了我帐里这些兄弟。”话音未落,王审琦扑通跪下抱着韩通大腿哭:“韩将军您行行好,赵大哥真要造反早把您剁了!”韩通气得刀都拿不稳,这他妈比勾栏里的苦情戏还假。 柴荣生前布的三重保险全成了笑话。侍卫司的兵符在韩通裤腰带上拴着,结果守城门的偏将高怀德早被赵匡胤喂成了自己人。韩通策马狂奔回汴梁喊“关城门”时,守军正忙着给赵家军蒸炊饼——城楼上挂的“精忠报国”匾额,愣是被炊烟熏成了“精忠饱腹”。 要说这事儿多讽刺,韩通血溅宫门的消息传到符太后耳朵里,这位抱着六岁皇帝的女人第一反应是问宫女:“韩将军的棺材板……够厚吗?”她早被赵匡胤的糖衣炮弹喂傻了,三个月前收的那箱南海珍珠,颗颗都能买下半个禁军。 韩通儿子韩珪更是个憨货。他爹尸骨未寒,这愣头青带着三百家丁冲击宫门,口号喊得震天响:“诛杀逆贼赵匡胤!”结果宫墙上泼下来的不是箭雨而是热油——赵匡胤早吩咐御厨:“油炸叛党太浪费,热油烫跑就行。”韩珪被烫成红焖虾米拖出城时,赵匡胤还假惺惺叹气:“这孩子怎么就不懂忠义呢?” 如今汴梁城的说书先生最爱讲这段:“韩将军单刀赴会,赵太祖仁德感天。”茶馆里嗑瓜子的百姓听得直乐,没人记得韩通被割下来的头颅在城门口挂了七天,眼珠子早被乌鸦啄空了。倒是赵匡胤给韩家修的忠烈祠香火鼎盛,牌位上刻着“大宋开国第一忠臣”——用韩通的命换来的忠字,比砒霜还毒。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突然叫了五个宫女出来,让刘奭挑一个侍寝。刘
【6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