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之国:说中国游客“偷电”的日本为何注定走向衰亡?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发展与进步,然而日本,这个曾经的经济强国,却似乎正逐渐迷失方向,诸多迹象表明,日本或许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国家。
日本曾以“亚洲经济灯塔”自居,但2023年其人均GDP3.38万美元被韩国3.55万美元首次超越,2024年差距进一步拉大至3.28万对3.6万美元。这一逆转不仅是数字的跌落,更是日本经济结构性危机的缩影。
这一事实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那些还对日本经济抱有幻想的人。曾经,日本在经济领域可谓风光无限,上世纪90年代GDP规模达6.27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人均GDP也在当年达到4.91万美元的高位。可此后,便一路走下坡路,2022年,人均GDP跌破4万美元,2023年更是首度被韩国赶超。
首先,日本制造业竞争力的严重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曾经,“日本制造”享誉全球,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处于顶峰期的1986年,日本的全球出口份额超过一成,可到了2022年却下降到3% 。
上世纪90年代日元升值导致生产转移到海外,家电及半导体等主要出口品类的竞争力不断下滑。就拿电视机行业来说,2020年日本电视机的全球份额从2010年的35%下降到11% 。
在智能手机领域,更是被美国苹果、韩国三星电子、中国华为等公司品牌抢占了大部分市场。而且,如今日本制造业还面临海外需求疲软、关税担忧加剧的困境,其制造业活动已经连续第10个月萎缩。不仅如此,日本还出现了贸易逆差,这对于一直以来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未来的经济走向愈发迷茫,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其次,再看日本的国民心态,如今的日本似乎变得小肚鸡肠,甚至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以日本网红原田将太为例,他专门组成拍摄团队,在热门景点针对中国游客进行“碰瓷”拍摄。之前声称中国游客用塑胶瓶子打奈良公园里的鹿,对中国游客咆哮,可事实却是中国游客是因被鹿追讨食物,恐惧情急下才用手中塑料瓶子挡在鹿的头部 。后来又拍到一个中国旅游女生充电就说人家偷电,简直荒谬至极。这种刻意抹黑中国游客、制造话题以获取流量的行为,连日本民众及媒体都看不下去,称他是“日本的耻辱”。可还是大部分日本人在指责中国游客偷电,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部分人扭曲的心态,居然不反思自己服务不足,为了一点面子,不惜破坏国家形象,挑起矛盾。
而这个日本网红“原田”多次针对中国游客造谣居然不被处理。如这次炒作“偷电门”事件,在无证据情况下污蔑中国游客“窃电”,甚至偷拍、网暴当事人。其黑历史包括盗窃、违反防疫制度,却以“正义使者”自居,折射出日本社会对异文化包容性的崩塌。
再次,在民生方面,比如日本大米价格疯涨,平均每斤涨到20多人民币 。日本蔬菜、水果和肉都贵到离谱。日本政府打着保护本国农业的幌子,行的却是坑害普通民众之实。普通民众不得不承受高昂的生活成本,而真正从中受益的只是少数农业利益集团。这种短视的政策,严重损害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最后,人口问题也是日本无法回避的难题。日本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愈发严重,且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截至2024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约为1.238亿,较上年减少约55万,已连续14年下降 。剔除在日外国人后,日本国民人口约为1.2亿,较上年减少约89.8万,创下1950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降幅 。少子老龄化、人口向东京圈“单向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剧。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11.2%,为历史最低水平;7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6.8%,创历史新高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劳动力和创新活力,而人口的快速负增长,必然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创新能力下降,国家发展缺乏后劲,这样的国家何谈希望?
与之对比,中国虽然目前出生率比日本还糟糕,中国需以日本为镜,警惕“未富先老”,否则就是前车之鉴。日本在人口问题上却显得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口不断减少,一步步走向衰落。
综合来看,无论是经济上的困境、国民心态的扭曲,还是人口负增长的难题,都像一道道枷锁,紧紧束缚着日本的发展。如果日本不能及时做出改变,未来或许只能在衰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沦为一个破产的发达国家而逐步边缘化。
当一国既无产业竞争力支撑经济,又无包容心态维系社会凝聚力,更无新生代延续文明血脉,其“未来”便注定沦为泡影。日本的悲剧,或许正是现代化陷阱的极端案例,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