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国,已经从“一强两弱”,变成了“两强一弱”。俄乌战争还没开打之前,全球公

谈天鉴夕朝 2025-05-02 11:45:13

中美俄三国,已经从“一强两弱”,变成了“两强一弱”。俄乌战争还没开打之前,全球公认的三大强国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被称为五常中的“上三常”。上三常中有呈现出两弱联手对抗一强的格局,两弱指的是中俄,一强指的是美国,本来这个格局会延续很久,可俄乌战争爆发后,世界局势彻底改变,如今已变成“两强一弱”,但最近的关税战后,估计世界将迎来新一波的洗牌! 俄乌战争彻底改变了中美俄三国的力量平衡。战争爆发前,中俄虽然在经济和军事上与美国存在差距,但通过战略协作形成了 "两弱联手抗一强" 的格局。 俄罗斯凭借核威慑和能源优势,中国依托制造业和市场规模,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配合,让美国难以全面压制。然而,战争的爆发像一把利刃,瞬间撕开了原有的平衡。 俄罗斯原本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用核威慑镇住西方。但乌克兰在美国和北约的全力支持下,硬是撑了下来。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像连环拳一样打在要害上:SWIFT 系统被切断,能源出口受限,高科技产品禁运,导致俄罗斯 GDP 连续两年负增长,卢布汇率腰斩,通货膨胀率飙升至 15% 以上。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军队的短板被彻底暴露 —— 后勤混乱、装备老化、指挥失灵,原本引以为傲的 "钢铁洪流" 在现代战争中显得力不从心。普京过去十年打造的能源经济繁荣,在战争的消耗下迅速崩塌,数万亿资金打了水漂。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看似占了上风,实际上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了支持乌克兰,美国已经投入了超过千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国内军工产能被大量消耗,甚至出现了弹药库存不足的情况。 同时,欧洲盟友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德国、法国等国家开始增加自主防务预算,波兰、匈牙利等国则在能源问题上与俄罗斯暗通款曲。 美国试图通过战争削弱俄罗斯,却没想到反而加速了欧洲的战略自主,这让其 "印太战略" 的资源调配变得捉襟见肘。 中国则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一方面,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深化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2023 年中俄贸易额突破 2000 亿美元,其中能源占比超过 60%。 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055 型驱逐舰携带的鹰击 - 21 高超音速导弹,让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的核潜艇面临巨大威胁。 当美国试图通过 AUKUS 协议围堵中国时,中国军舰直接在澳大利亚周边常态化巡航,让这个耗资数百亿美元的军事项目陷入尴尬境地。美国国防部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抵消其战略布局的效果。 更关键的是,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2025 年 4 月,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 84% 的关税,直接冲击了美国的农业、能源和制造业。 而美国的关税政策也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 2.8%,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在这场博弈中,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和 RCEP 扩大市场,2024 年对东盟出口增长 12%,对非洲投资增加 15%,成功对冲了美国的贸易压力。 反观美国,国内通胀率居高不下,制造业回流计划进展缓慢,国债规模突破 35 万亿美元,经济风险持续累积。 现在的世界格局已经从 "一强两弱" 变成了 "两强一弱"。美国虽然仍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但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盟友体系松动,战略威慑力下降。 中国则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市场和军事现代化,成为全球唯一能在多个领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俄罗斯虽然核武库依然庞大,但经济结构单一、人口萎缩、技术落后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逐渐沦为 "区域性强国"。 未来的变数在于关税战的持续升级和俄乌战争的走向。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体系崩溃,加速多极化进程。 而俄乌战争若长期化,俄罗斯可能进一步倒向中国,形成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无论如何,一个由中美主导、俄罗斯作为次要角色的新全球格局已经初现端倪,这或许就是历史在 21 世纪写下的新篇章。

0 阅读:0
谈天鉴夕朝

谈天鉴夕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