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苦硬吃”式值班泛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没苦硬吃”式值班这个概念,形象地道出了只讲形式丶不讲实际的值班的实质。既然不必要又无意义,那这种作秀式值班又何以大行其道呢?
一是没事怕事。就是一个单位丶一个系统,对自己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心里不踏实丶不托底,老担心有突发或应急事件发生,于是节假日也安排人员在单位坐班,以求得心里踏实。殊不知为应对这种小概率事件,却付出了极不相称的人力成本(当然,应急丶消防丶治安丶行政和公共服务及地方头脑机关等另当别论)。就像为防止下雨,难道一年365天天天都要随身带着雨伞吗?
二是没事生事。虽然值班无事可做,一些单位就把注意力放在过程管理上,如节假日前提前排班,每天郑重其事地按时交接班,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既然结果无意义,过程有必要吗?
三是没事找事。为确保值班工作落实,一些单位还加强现场督查或电话抽查,查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在位履职,对发现旷工或脱岗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
除那些承担重要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单位外,在交通丶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单位已无节假日值班值守的必要。特别是“没苦硬吃”式值班,已是形式大于内容,有的甚至演变为形式主义。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环境下,有必要将“没苦硬吃”式值班纳入整治范围,大力予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