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拿到长津湖的战报,愣住了,之后态度急变:马上交付中国同志36个师的装备 1

卖蠢 2025-05-02 18:05:55

斯大林拿到长津湖的战报,愣住了,之后态度急变:马上交付中国同志36个师的装备 1950年,朝鲜战争刚爆发时,斯大林作为苏联的掌舵人,面对这场冲突心里是打鼓的。美国实力太强,苏联刚从二战里缓过来,真要直接下场跟美国干,搞不好就是一场全球大战。这风险,他担不起。所以一开始,他对中国和朝鲜的支持挺小心,主要给点物资和建议,尽量不把自己卷进去。 毛泽东那边却不一样。朝鲜半岛要是全让美国占了,东北就得天天提心吊胆。1950年10月,他果断决定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问题来了,志愿军的装备跟美军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11月7日,毛泽东给斯大林发电报,开口就要36个师的步兵装备。斯大林接到后没吭声,态度模棱两可,明显在掂量利弊。 为了让斯大林看到中国的决心,也为了扭转战场局势,毛泽东把第九兵团派到了长津湖。这地方在朝鲜北部,冬天冷得要命,气温能掉到零下30多度,甚至40度。美军压根儿没想过有人能在这种鬼地方打仗。可第九兵团十多万战士愣是扛着严寒,装备简陋到不行,衣服单薄,鞋子破旧,枪支弹药也少得可怜,硬生生埋伏在那儿等着美军。 11月27日晚上,志愿军对美军第七师和陆战第一师发动突袭,直接把对方打蒙了。美军被分割成好几块,乱成一团。战斗中最狠的是杨根思这号人物,带着一个排守小高岭。美军炮火轰炸,飞机狂扔炸弹,他带着人死扛到底。弹药没了,他抱起炸药包冲进敌群,跟40多个美军同归于尽。这气势把美军吓得不轻。 另一边,志愿军还盯上了美第七师的“北极熊团”,这支精锐部队号称很能打。结果第二十七军的两个师围上去,硬是用刺刀和手榴弹把他们干掉了,团长麦克莱恩想跑都没跑掉,死在乱战里。美军剩下的人想突围,志愿军在70公里战线上死堵。死鹰岭那儿,一个营打到最后只剩几十人,阵地都成焦土了,还是没退。 水门桥是美军逃命的最后一关,志愿军一个连129人守在那儿,冻成“冰雕连”也没放美军过去。桥炸了好几次,美军修了好几次,最后靠空投零件才勉强跑掉。这仗打下来,美军死了1.3万多人,志愿军用血肉证明了自己。 长津湖的战报送到斯大林手里,他看完后彻底懵了。他本来觉得美军装备好、训练强,志愿军这种条件根本没法打。可这战报摆在眼前,中国人硬是用意志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美军引以为傲的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这让斯大林不得不服气。 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中国不是随便玩玩,是真豁出去了。之前他对援助一直拖着,怕被美国抓住把柄。可现在,他明白只要苏联给点力,抗美援朝这仗就能赢。1951年初,斯大林态度大转弯,马上开始兑现承诺,先给志愿军送去36个师的装备。1952年,他又加码,承诺60个现代化步兵师的武器,到1954年全弄到位。这支援一到位,志愿军的战斗力蹭蹭上涨。 有了苏联的装备,志愿军在后面几场战役里越打越顺。美国那边急了,杜鲁门把麦克阿瑟撤了,换上李奇微,可还是没辙。美军扔了无数炸弹,坦克飞机全上,也没能压住志愿军。最后,美国只能坐下来谈停战,1953年朝鲜战争收场,中国站稳了脚跟。 斯大林1953年去世前,这援助算是他给中国留下的一个大礼。毛泽东靠这场胜利,把中国的国际地位抬了一大截。长津湖那些牺牲的战士,像杨根思和“冰雕连”,成了民族的骄傲,他们用命换来的尊严,谁也抢不走。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卖蠢

卖蠢

卖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