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开国少将尤太忠视察部队,见一副团长好生眼熟,暗骂一句大事不好,立刻打

平南 2025-05-02 22:49:18

1982年,开国少将尤太忠视察部队,见一副团长好生眼熟,暗骂一句大事不好,立刻打电话给开国中将吴克华:“怎么那么大的事你也瞒着我?”

1982年,尤太忠在广州军区视察部队,目光扫过队列时,一个副团长让他心里一震:这人咋这么眼熟?仔细一看,他暗骂大事不好,立马抓起电话打给老战友吴克华,语气里满是埋怨:“这么大的事你也瞒着我?” 说起尤太忠和吴克华,那可是打出来的交情。1918年尤太忠出生在河南光山县,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13岁就扛枪闹革命。红军长征,他背着号角翻雪山过草地,吹冲锋号吹得满脸是汗。抗日战争他在华北跟鬼子硬碰硬,解放战争指挥战役打得漂亮。新中国成立后,他辗转南京、成都,最后坐镇广州军区司令员的位置,1955年挂上少将军衔。 吴克华比尤太忠大五岁,1913年出生在江西弋阳,16岁投红军。长征路上他在土城跟敌人拼刺刀,身上带伤还不肯撤。抗日战争他在胶东抗“扫荡”,解放战争塔山阻击战,他带着第四纵队死守六天六夜,硬是把阵地守住,为辽沈战役立了大功。后来他当过炮兵司令员,也干过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中将军衔到手。

这俩人从战争年代就认识,尤太忠管吴克华叫“老大哥”,情谊不是一般的深。到了1982年,尤太忠接了广州军区司令员的担子,吴克华已经退下来,但威望还在。 那年夏天,尤太忠去部队视察,训练场上尘土飞扬,士兵们喊得嗓子都哑了。他站在一边观察,突然注意到一个副团长,个子高高的,指挥起来有板有眼,眉眼间总觉得在哪见过。他眯着眼琢磨半天,猛地想起吴克华年轻时候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这不会是老吴的儿子吧?他叫来参谋一问,果然是吴晓伟。尤太忠当时就有点急了,觉得自己这个老兄弟啥都好,就是藏得太深。 视察一结束,他就找了个电话打过去,开口就问吴克华为啥不告诉他。吴克华那边乐呵呵,说这又不是啥大事,儿子在部队干活,靠自己闯出来的,用不着到处宣扬。尤太忠听完心里挺感慨,老战友这态度还真不是装的。 吴晓伟是吴克华的儿子,从小听着父亲讲塔山的故事长大。他军校毕业后没靠家里,主动要求去边防站岗,法卡山那地方冷得要命,他一待就是两年。1983年一次演习,他带装甲分队往前冲,发现敌方火力点不对劲,赶紧调整路线,愣是带着全队安全突围。尤太忠听说了,亲自点了他的名,说这小子有脑子。

1985年部队裁军,吴晓伟升了团长,但他不满足,又申请调去电子对抗部队。那时候这块是新领域,技术活多,他一头扎进去学了个透。尤太忠知道后把他叫去聊了聊,说你爹守塔山那股劲,你得好好继承。吴晓伟没多说啥,就是点头,眼神里透着明白。 1987年吴克华病重,尤太忠带着吴晓伟去看他。那时候吴克华已经说不出话,手抖着在儿子手上比划塔山的形状。吴克华去世后,吴晓伟按父亲遗愿,把骨灰撒在塔山,风一吹,松树都跟着响,像在送别。 1990年海湾战争打响,吴晓伟当了师参谋长,带着队伍研究敌方通讯,整宿不睡地写方案。他跟上级要支援时就说给几箱饼干就够,尤太忠看了报告,提笔写下“塔山精神不灭”。后来吴晓伟也晋升将领,但为人低调,从不张扬,跟他爹一个样。 吴克华对儿子的教育,没啥大道理,就是让他自己闯。吴晓伟也没辜负这份期望,从边防到战场,一步步走得扎实。尤太忠看在眼里,觉得老吴这家风真没得说。俩人的故事,不光是军功,还有那份传承下来的硬骨头精神。

0 阅读:873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