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生物圈 文冠果的花期到了。一树都是白色的花,无论远观还是近赏都非常漂亮。奇妙的是,文冠果的花会变色,初开呈钟形,花瓣雪白但花芯浅黄绿色,随后花瓣逐渐展开、变大,颜色逐渐加深,花瓣基部变红、变紫,一朵花盛开一周左右。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水龙吟·寄题京口范南伯家文官花》中提到:“花先白次绿、次绯、次紫”。“绿心变却初时白,紫色由来昨夜朱。学得文官何足道,但堪花径骇僮奴。”南宋诗人洪适也十分喜爱文冠果,描写了文冠果花随时间的色泽变化。这种独特的颜色变化,也与宋代文官的袍色变化相对应,因此文冠果在宋代被称为“文官花”。文冠果(学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别名文冠树、木瓜、文冠花、崖木瓜、文光果等,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原产于中国北部,西至宁夏、甘肃,东北至辽宁,北至内蒙古,南至河南,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区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树姿秀丽优美,花序大,花朵稠密,花期长,是优良观赏树种,可用于公园、庭园、绿地孤植或群植。文冠果喜光照、耐旱、耐瘠薄、耐盐碱,耐低温(-40℃~-30℃),适应力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荒地、沙荒地、黄土高原、丘陵、山地、悬崖石隙处都能正常生长。但其不耐涝、怕风,在排水条件差、盐碱地和不稳定的沙丘上不宜生长。成龄后根系发达,扎根深且分布广,根的皮层占91%,能充分吸收和贮存水分,是防风固沙、小流域治理和退耕还林的先锋树种。春季开花,果期秋初。文冠果的嫩叶可以做茶,果肉可以食用,果仁还可以榨油。文冠果作为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有“北方油茶”之美称。你是否觉得花生的出油率很高?其实文冠果仁的出油率比花生还高呢!花生出油率一般在40%~40%之间,高油品种接近50%,而文冠果仁的出油率可达66.8%!文冠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比橄榄油还高出10%,其中亚油酸占36.9%,因此在食用油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冠果油也用于制造各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各种工业产品,如制作护肤品、润滑油、生物柴油、油漆和肥皂等。在北方,一些寺院在新建之初常会在庙宇前后种植文冠果树。文冠果油被用作长明灯油,因为燃烧时油烟少,燃烧时间长,不熏佛像。由于味道较好,也有作僧侣的食用油的。文冠果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传说。文冠果又名“文官果”,其名称来源于唐德宗时期。相传唐德宗巡幸奉天时,当地百姓献上此果,德宗因此赐予献果者官职,故得名“文官果”。在宋朝,文冠果被称为“文冠花”,其花色变化(白、绿、绯、紫)与文官的袍色相对应。当时的文官按照文冠果开花的次序穿袍,以此区分官阶大小。此外,文冠果还象征着官运亨通。“文冠当庭,金榜题名”。在古代科举考试时期,考生们会在放榜前夕前往文冠果树下祈福,希望借此获得好运,一举高中。文冠花畔揖群英,紫案香焚晓雾横。十四年间五知举,粉牌时拂旧题名。——宋·慕容彦逢《贡院即事》该诗即为宋代贡院考试纪实,文冠花作为吉祥花,寓意中举,广泛栽植于贡院门前,深受文人学子的喜爱。京城西山八大处的大悲寺也有两株文冠果树,古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在考完试等待发榜期间,也来到树下吟诗作画,借“文官果”的寓意,祈求好运。植物科普每天认识一种植物
奇妙生物圈文冠果的花期到了。一树都是白色的花,无论远观还是近赏都非常漂亮。奇妙
体界风云那些事
2025-05-03 09:08: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