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男性器官被植入身体后,他心中大喜,可接下来的生活却出乎意料。 跨性别者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困难,也会受到不少无法理解的异样眼光。有人骂他们“变态”,有人说他们是心理有问题,可他们只不过是不幸的没能穿上符合自我认知的衣服。 耿兰俊就是一个处在这样困境里的跨性别者。 2005年三十一岁的耿兰俊躺在手术台上,盯着天花板的无影灯,麻醉剂此时正顺着静脉流进身体。在意识消失前,她突然笑了。 谁都没想到,这一年里的四场手术,不仅改写了她的命运,更让“跨性别”这个词第一次在中国掀起巨浪。 五岁时,母亲强行让她穿粉色公主裙的经历,成为她第一次性别焦虑的爆发点,镜中“女性化”的自己令她崩溃大哭。 童年时期,她拒绝长发、洋娃娃,混迹于男孩堆中,和他们一起踢足球、爬树,甚至故意晒黑皮肤以弱化女性特征。 高中时期,她对同伴一位文静的女生暗生情愫,可这段隐秘的情感却因为社会对同性关系的偏见无疾而终。 1992年,一则国外女变男手术的报道点燃了她的希望,但彼时国内技术空白与家庭阻力让这一梦想迟到了十余年。 2004年,她通过四场手术切除了子宫、卵巢、阴道等女性器官,彻底阻断雌激素分泌。又将乳房组织剥离,抹去第二性征。 之后从腹部移植皮肤,雕刻肋骨为支撑骨,植入人工男性生殖器官。 2006年,她更名“耿子”,法律身份正式转为男性,可困难并没有因此终止。 因为媒体的报导,他的求职之路满是坎坷。凭借设计才华,他最终在深圳广告行业立足,从平面设计师晋升创意总监,却仍要面对他人猎奇的目光。 耿子虽然如愿恋爱了,但三段感情均已失败告终,其中既有对象身边人的抵触,也有他心中的自卑作祟。 不过即便困难重重,但二十年过去了,耿子却依然表示自己从未后悔过。 社会习惯把性别简单分成男女,但他们的真实感受卡在中间。 现在满大街都是“尊重多样性”的口号,可真遇到跨性别者,有多少人能做到不指指点点?说到底,我们缺的不是变性手术的技术,而是容得下一张不同面孔的胸襟。 主要信源:央视网2013年1月14日《中国首例公开身份“女变男”易性者:我很好》
“她太坏了!”2011年,江苏人王传龄不幸患上白血病,幸好一位姑娘捐献骨髓,让他
【1评论】【2点赞】
流氓的低音鼓
现在社会风气很不好。性别认知障碍症,是一种疾病。而我们的社会一直在营造一种氛围,好像这不是病,他们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周围人,因为周围人不能接那他们。有病就要治疗,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更不能利用社会对病人的同情心绑架社会舆论。同情是一回事,并不能改变生病的事实。生病了请治疗,而不是宣传。
啄木鸟
这个病需要治
时事大观
什么狗屁多样性?又是美国搞的鬼
用户10xxx69
谁尊重性别多样性了?是个男人,你非得人造成女人,是你的自由,但我鄙视绝缘这种人是我的自由
火狐
小众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拿来台面上议论。怎么着?小编还想让全社会共情啊?包容与允许其自然存在已然是社会最大的善意与尺度。非想站在舞台中央,搏一个所谓关注,想额外加持光环?那就是社会毒瘤一样的存在了。
星苑
除非天生疾病,还是顺应自然,老天给你今生是男,好好做个男人,反之就做个女人,别瞎改[哭笑不得]
打拼
挖坑容易,栽树难
入世解缘念
这是病
apollo
尊重啊,但是你凭什么祸害人家天然的女生?你要找金星这样男变女的,我双手支持!
用户10xxx97 回复 05-04 16:13
女生看上这种货色的也是活该!
吴双喆
男性性功能障碍都占很大比例,变性后只是看着像是男人。就现在和未来的医学技术没有可能成为真男人。他(她)能正常性生活那就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