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院士围着区区一个处长赔笑,我之后不会再参选院士!”2007年,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的北大教授饶毅的话,曝光了中国学术圈子的“潜规则”。 如果让你给学术改革投票,最想改的是什么? 2007年北大教授饶毅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却在院士评选中惨遭淘汰,他一句“几个老院士围着处长赔笑”的吐槽,直接撕开了学术圈的遮羞布,搞科研的拼不过搞关系的。 有些学术评选表面看论文数量,暗地里却是人情往来,院士们维护关系网,年轻学者熬资历排辈分,真正有本事的反而可能被挤下去。 这种环境下,海外人才担心回国要“重新学做人”,国内学者也憋屈。 这些年改革其实没停过,院士退休制、提名权下放都是进步,深圳搞的新型科研机构让科学家自己管钱定方向,效果就不错。 这说明只要把行政和学术的界限划清楚,咱中国人搞科研绝对不输谁。 现在真正的难题是打破“两头堵”,既不能让处长们瞎指挥,也不能让学阀搞小圈子。 当每个实验室都能凭真本事说话,当院士头衔不再需要处长点头,回国的飞机上,或许会多一批带着专利而不是人情世故的科学家。 【评论区聊聊】:你身边有被“潜规则”耽误的科研人才吗? 本文信息来源:新京报:饶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长 曾落选院士宣布永不参选
“几个老院士围着区区一个处长赔笑,我之后不会再参选院士!”2007年,放弃美国国
月光如水照归人
2025-05-03 15:12:45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