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柯达公司用烈性炸药,把自己的胶卷研发中心炸掉了!大楼轰然倒塌,原因就是大家不再用胶卷了,改用数码相机了,但最讽刺的一点是,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恰恰是柯达发明的! 这栋曾经孕育了无数摄影创新的大楼,如今却被其主人亲手摧毁。不是因为它老旧不堪,而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技术已经被时代淘汰——人们不再使用胶卷,转而拥抱数码相机的便捷。 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家公司恰恰是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发明者。 如果回到1888年,我们会看到一位叫乔治·伊士曼的年轻人正在创立柯达公司。那一年,柯达推出了第一台便携式相机——柯达1号相机。这台相机使用卷式胶卷,彻底改变了摄影的门槛。在此之前,摄影是一项专业人士才能驾驭的技术,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而柯达1号相机的口号"你按下快门,我们来做其他事情",让普通人也能轻松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步入20世纪,柯达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1927年,柯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商用彩色胶片——柯达克罗姆彩色胶片,为黑白的世界带来了缤纷色彩。八年后的1935年,柯达又推出了"柯达克罗姆"彩色正片,这种以柯达独特方式制作的彩色胶片,被誉为摄影界的"鼻祖",让人们得以用真实的色彩记录世界。 伴随着这些革命性的产品,柯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柯达拥有14.5万名员工,遍布全球各地的办公室和工厂。到了1997年2月,柯达市值攀升至令人瞠目的310亿美元,成为全球摄影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这家百年老店的辉煌历史,让人很难想象它会有衰落的一天。然而,就在柯达帝国看似固若金汤的时候,一项源自公司内部的发明,却悄然埋下了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种子。 1975年,在柯达实验室里,一位名叫史蒂芬·萨森的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原型机——柯达轻便数字相机。这台相机虽然体积庞大,只有0.01兆像素,黑白成像,但它代表了影像技术的全新方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项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在柯达内部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在柯达高管们看来,数码相机是个危险的存在。1975年,当史蒂芬·萨森向柯达管理层展示他发明的那台笨重的数码相机原型时,他们的反应却异常冷淡。这台设备最多只能储存30张低分辨率的黑白照片,需要23秒才能记录一张图像。柯达的高管们认为,推广数码相机会让公司陷入"自己与自己竞争"的困境,毕竟胶卷业务才是柯达利润的主要来源。 这个决定最终证明是致命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数码相机逐渐普及,市场对胶卷的需求急剧下滑。柯达开始进入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衰落期。自2004年以来,柯达几乎年年亏损,这家曾经的影像巨头开始节节败退。 到了2007年,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为了止损,柯达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出售自己的数码相机业务和医疗成像业务。同年,柯达用烈性炸药炸毁了自己位于罗切斯特的胶卷研发中心大楼。那座见证了柯达无数辉煌时刻的建筑,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化为一片废墟。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建筑拆除,更是一个时代终结的象征。胶卷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柯达被迫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五年后的2012年1月,柯达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商业界。曾经市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巨头,如今市值仅剩3.47亿美元,只有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一。同年8月,柯达公司宣布将出售大量业务以筹集资金,让自己脱离破产保护。最终在2013年9月,在出售了大量业务以及专利之后,柯达总算脱离了破产保护,但此时的柯达已经面目全非,变身为一家小型的数码影像公司。 面对存亡危机,柯达开始尝试多元化转型。其实早在1988年,柯达就曾尝试向医药行业转型,耗资51亿美元收购了斯特林制药公司。然而,仅仅6年后,柯达就意识到这一战略的失误,因为他们既不具备研发创新药的能力,也无法低成本生产仿制药。1994年,柯达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转型,先是将斯特林的处方药业务以16.75亿美元卖给了赛诺菲,接着又将剩余的非处方药业务以29.25亿美元出售给史克必成公司(后来与葛兰素威康合并成为葛兰素史克)。令人唏嘘的是,葛兰素史克后来将斯特林的部分业务转手给德国拜耳公司,促成了后来声名显赫的拜耳阿司匹林。 2013年重组后的柯达不断尝试跨界转型。2015年初,他们推出了SP360运动摄像机,希望与GoPro一较高下。这款产品率先使用了VR技术,是市面上少有的360度全景摄像机。不过由于当时VR概念尚未流行,加上技术不够成熟,最终口碑和销量都不尽如人意。2016年,柯达又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手机Ektra,主打复古设计和拍照功能,配备21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和13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可惜这款手机也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终退出了柯达的主营业务范围。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国也是打
【5评论】【3点赞】
心静如水
我感觉这就是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