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宇是第 12 期 TVB 艺员训练班学员,五十多人中最后仅得 “九男九女” 获签约成为 TVB 合约艺员,同届毕业生猛人云集,包括四度夺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刘青云、影后刘嘉玲、吴君如,还有蓝洁瑛、商天娥、吴启华等等。
80 年代电视圈发展蓬勃,新人机会多,大宇只做了一年多 “跑龙套” 角色便有机会担正,在《生锈桥王》中做第二男主角,但演出却令人失望,见到饰演 “山寨王” 的李香琴的霸气造型就已经吓得腿软,连饰演他爸爸的 “紧哥” 冯淬帆见到他也摇头,大宇将其归咎于三大致命伤 “太年轻、调皮、准备不足”。
错过了机会,事业从天堂跌落到地狱,角色数量呈几何级数下跌,又做回配角,甚至是跑龙套角色。起起伏伏近十年,与刘青云、吴启华等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宇感受也很深:“反差很大啊,很不开心,觉得自己搞砸了,这下可惨了!…… 没人看不起我,是我自己看不起自己,我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很容易就能感觉到,尤其是演些小角色的时候。
(刘青云已经上位了?)是啊,以前和他平起平坐,一起站在 C 位(中间),后来主角拍戏的时候就和导演研究剧本、对戏,我已经插不上话了,小年轻你等等,他们对完戏你再回来拍,这种心情真的很难受。”
默默耕耘必有回响,等了近十年,终于有了机会。1992 年《壹号皇庭》中的江承宇和《大时代》中的丁溢蟹,让陶大宇逐渐被观众认识,但原来拍《壹号皇庭》时,导演邓特希曾被要求启用天王级演员,“总有人问为什么选我们,我和欧阳震华当时都还没有一个真正能挑大梁的角色,他(邓特希)说公司要求找一个天王级的,比如刘德华那样的,但他反对,觉得如果找刘德华来演,就没人看欧阳震华或者陶大宇了。他就是想找一群开始成熟,在这个圈子里默默耕耘的演员,就想到了我们。”
谈到真正担正的角色,当然是 1995 年的《刑事侦缉档案》中饰演的张大勇,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最后爆红,陶大宇直言这是意料之外,“说回一些小插曲,原来有一个人不肯演,觉得剧本不行,阿德(潘嘉德)就选择了我,这可是主角啊,为什么不演?我不管里面讲什么都答应了!” 大宇形容这是一次 “重生” 的机会,“张大勇” 一角奠定了他成为 “师奶杀手” 第一人的地位,短短两年拍了 100 集;但也因为拍戏太赶,和搭档梁荣忠试过四个月每天只睡两小时,辛苦到踢凳子,其中的辛酸就要留待大宇在影片中亲自细细讲述了。
很多艺人对 TVB “又爱又恨”,靠 TVB 的名气获得了极大的知名度,但薪酬偏低也是事实。陶大宇在未拍《刑事侦缉档案》系列之前,每年加薪只有几百元,近十年薪酬仍维持在四位数。之后陶大宇靠 “师奶杀手” 的人气向外发展,签约王晶旗下,接演亚视剧集《纵横四海》《影城大亨》等,在收视方面更一度打败 TVB 多部剧集。
成为收视福将,TVB 自然向陶大宇招手希望他回巢,签约两年,但却因未能在合约期内完成三部剧集,双方意见分歧导致关系变僵。“那时候我也任性,不知道是不是赌气反应那么大,但回过头想想有对有错,我觉得真的不行啊,如果反悔的话,我干嘛要签合约呢?” 结果大宇获得 TVB 赔偿,而 2010 年《掌上明珠》便成为他在 TVB 的最后一部作品。春日荐片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