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中国理应为美国的高额关税买单,并预计中国将自行消化掉这些关税,以试图安抚美国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焦虑。 特朗普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把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当“冤大头”,自己躲在后面装好人。你说他不清楚关税成本谁来扛?那是不可能的。 就拿亚马逊来说,平台上大量商品来自中国,关税一加,卖家要么涨价,要么断货,最后买单的还不是美国老百姓? 可特朗普倒好,前脚刚被亚马逊“对账单”打脸,后脚就跳出来说中国会自己消化关税,这不是睁眼说瞎话是什么? 其实从经济学常识来看,关税这玩意儿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早就实锤了,90%以上的关税成本都转嫁到了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头上。 比如美国98%的服装依赖进口,关税一涨,T恤、内衣这些必需品价格直接飙升65%,鞋类更夸张,一双150美元的球鞋能涨到230美元,涨幅高达53%。连厨房毛巾这种小商品都能涨价377%,美国消费者简直成了“人肉印钞机”。 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政治投机。他在竞选时把贸易逆差说成是“美国吃亏”,可实际上美国从国际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光2023年服务贸易顺差就有2780亿美元,企业海外利润更是高达6320亿美元。 所谓“对等关税”,不过是他转移国内矛盾的幌子。就像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当时美国对2000多种商品加征关税,结果出口暴跌66%,这次特朗普的政策只会重蹈覆辙。 但问题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又不是傻子。亚马逊、沃尔玛这些巨头早就坐不住了。亚马逊CEO安迪・贾西直接喊话,关税会冲击美国消费者,沃尔玛更是警告货架可能变空。 就连美国商会都被小企业的求助“淹没”,紧急致信白宫要求减免关税。苹果公司更惨,直接透露关税导致成本增加9亿美元,股价当场暴跌。这些企业的“对账单”,就是特朗普政策失败的铁证。 最搞笑的是,特朗普一边加税,一边又不得不给汽车行业“松绑”。4月29日,他突然宣布减免汽车关税,允许车企申请补偿,原因是怕汽车价格暴涨引发民怨。 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暴露了他政策的混乱和脆弱。连共和党内部都开始分裂,3名共和党参议员“叛变”,差点叫停关税政策。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中期选举共和党能不能保住国会山都悬。 特朗普的“甩锅”话术,其实是在赌美国选民的健忘。他以为只要把责任推给中国,就能转移视线。 可现实是,美国普通家庭每年要为关税多掏4400美元,失业率可能飙升,经济衰退概率高达65%。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操作,连前财长耶伦都看不下去,警告经济衰退可能性显著上升。 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的谎言还能维持多久?当美国消费者发现超市货架越来越空,钱包越来越瘪,他们还会相信“中国买单”这种鬼话吗? 历史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是伤人伤己,特朗普的关税闹剧,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泥潭。 而中国早就在用行动反击,对美加征关税税率已经提到125%,这场博弈,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中国理应为美国的高额关税买单,并预计中国将自行消化掉这些关税,以
鹏天云光
2025-05-04 16:11: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