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三十年(1850年)下半年,广西的农民起义发展极其迅猛。两广总督徐广缙坐镇广州,漠不关心,一切由广西巡抚郑祖琛一人承担。日益壮大的流民队伍和此起彼伏的天地会起义使郑祖琛忧心忡忡。他深知自己兵力、财力有限,天地会起义根本无法镇压,请求增援,徐广缙又不闻不问。如实奏报咸丰帝(此时道光已经驾崩,新皇帝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又担心被怪罪,因为上级早已告诫他,“为水、旱、盗贼,不得轻易烦扰圣上。国家经费有限,不得因皮毛小事请求动用。”他深知如此必然导致大乱,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敷衍塞责,过一天算一天。地主团练和官府被拜上帝会的行动震动了。地主豪绅积极招兵买马,增强实力,对付太平军。桂平知县前去捉拿,派去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逐。形势越来越紧张,传言有人戕官据城。桂平县官赶紧上报府道,府道又上报巡抚,抚台郑祖琛深居简出,正为盗案减少而高兴,过得悠闲自在,忽然桂平告急,称洪、杨叛乱,不同于普通盗贼,也觉得问题严重,不敢麻痹大意。他不禁忧心忡忡,前思后想仍束手无策,就召集几位幕僚,商议如何剿匪。 幸好幕府中几位老夫子都神通广大,满腹经纶,见主人心急如焚,纷纷献策,为他排忧解难。其中有一个姓时名菊庵的,最足智多谋,当下献计道:“晚生看来,洪逆倡乱,不足为患。”抚院道:“老夫子无官一身轻,自然不关心贼寇在什么地方。我身为一省巡抚,如何能推脱这个责任?”时菊庵自称有妙计,保证广西不管如何混乱,中丞不至于遭上头斥责。郑祖琛大喜,连忙请教。时菊庵献计,请中承上一个折子,到北京告急,称贼势告急,本省兵力有限,请求派人前来剿灭,一面自请交部严议。上头见中丞自行请罪,自然不会严办中丞,肯定会派出钦差,剿贼就与我们无关了。郑祖琛十分高兴,便依计行事。 年轻的咸丰皇帝很快收到郑祖琛的奏折,他召来老师协办大学士杜受田问话。咸丰问他: “郑祖琛这个人,先生了解他吗?”杜受田反应快,认为广西出事了,他说郑祖琛做州县官时,颇有贤名,升到巡抚后就普普通通了。这个人还是适合做小官。咸丰把郑祖琛的奏折递给杜受田看,说: “先生说得太对了,郑祖琛已经是巡抚了,总不至于再贬州县,他把广西闹得一塌糊涂。”杜受田看完奏折,也觉得郑祖琛有大问题。咸丰问该怎么办呢?杜受田举荐了两个人: 向荣、林则徐。咸丰深以为然,命杜受田立刻拟旨,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立刻去广西剿灭贼寇,调向荣为广西提督,令郑祖琛出省督师。同时下旨,历数穆彰阿、耆英等人的罪恶,把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降耆英为五品顶戴,以六品员外郎候补。 林则徐以老病之躯走到广东潮州,突然得了疾病,病故了。咸丰帝接到奏报后,特意下旨赠太子太傅,谥文忠。紧接着咸丰又派原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去广西平乱,命其担任广西巡抚。原广西巡抚郑祖琛和广西提督闵正属,玩忽职守,最后都被发配新疆。不过,清政府因为广西的人事变动,反倒给了拜上帝会充足的时间,他们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训练军队,当时已经是1850年12月份了。第二年年初,金田起义正式爆发。#历史谁人评说# #清代历史趣事# #太平天国#
1722年,68岁康熙临终时,拉着雍正的手说:“朕把皇位传给你,但你要答应朕3个
【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