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打电话,特朗普一声令下,美方发起报复,巴菲特说了实话

环球微视角 2025-05-05 11:03:05

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了2026财政年度的预算方案,其中一个最显眼的部分,是国防开支暴增13%,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这项调整,使得美国在全球军费支出排名中,不只是继续位居第一,而且以一国之力将国防预算抬升到了堪比全球第20大经济体的水平。换句话说,哪怕一个中等国家的GDP规模,恐怕也比不上美国光是用在军事上的支出。

具体来看,2026财年的国防预算为1.01万亿美元,而上一年度为8923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将多投入约1100亿美元用于军事用途。同时,其削减了用于教育和住房的预算,从7200亿美元削减到5570亿美元,降幅超过20%。在这加一块、减一块的财政调整背后,暴露的是特朗普政府施政方向的根本变化。

特朗普本人在竞选期间,频频攻击联邦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尤其是像教育部和住房部门,被他指为“腐败的窝点”。他曾明确表示,很多联邦机构不过是政治既得利益集团的避风港,浪费纳税人的钱。

因此在上任之后,他推动成立了一个名为“政府效率部”的新机构,由马斯克领导,对联邦机构进行全面整顿,裁员和缩编成为主旋律。虽然马斯克后因政坛斗争暂时退出白宫权力核心,但特朗普并没有放弃削减联邦开支的主张,从教育、住房大幅缩水的预算安排来看,他正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原定计划。

而另一方面,国防和国土安全开支却在迅速膨胀。特朗普对外部威胁有着高度敏感,尤其是在面对中国军事力量快速崛起时,他表现得尤为警觉——中国过去十年间在军事现代化上的成就,几乎颠覆了美军对高端战力的垄断,从无人机到人工智能,从第六代战斗机到核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中国的造舰和造军能力正在迅速拉近与美军的差距。

这种强烈的国家安全取向,也体现在美军高层的表态中。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在公开论坛上宣称,“管中国军力正在迅速增强,但以美国现有军力来看,如果当前发生冲突,美国将能取得胜利。“他还强调,美军在水下作战能力、太空及反太空技术等关键领域,仍具明显优势。

不过,帕帕罗也警告,中美之间的军力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他用具体数字说明,中国每年可以建造6艘水面作战舰艇,而美国只能建造不到两艘;在潜艇建造方面,中国年产量是美国的1.4倍,这种造舰速度的落差,正让他”夜不能寐”。

在被问及未来是否有可能与中国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时,帕帕罗没有否认,他透露,前任司令阿基里诺在交接时就告诉他,未来三年任期内,美军可能面临与中国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但帕帕罗强调,这是备战时间点,不是开战时间点。

从特朗普的预算分配,到美军高层的公开表态,可以看出,美国正在重新塑造其战略重心,强化国防和安全议题,把经济资源进一步向这些方向倾斜,教育、住房等传统民生领域被边缘化,军事和国土安全成为新的财政优先级。这种政策走向,反映出的正是特朗普对于中美战略竞争的判断——他认为,中国的崛起已成为对美国霸权地位的现实挑战,为此,美国必须不惜代价地投入资源,以维持在关键领域的相对优势。

然而,此举或将引发连锁反应。俄罗斯、伊朗等国可能加速军事投入,亚太地区紧张局势升温。同时,美国是否真能长期维持这种军费支出强度也是个问题——其财政赤字问题已经堆积多年,大规模的国防支出或将进一步推高联邦债务,而民众对于削减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支出的不满情绪,也可能在后续中期选举中反弹。

总之,特朗普的“万亿豪赌”,既是维系霸权的无奈之举,也是国内政治妥协的产物。然而,军事优势绝非单靠预算堆砌,更取决于技术创新、盟友协作与战略智慧。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军费占比不足GDP的1.3%,却通过高效资源整合与科技突破,逐步缩小与美差距。

毕竟,中国方面的立场则始终强调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一贯主张“不打第一枪”,强调用发展提升自我安全感,而不是通过扩军或者对抗性手段解决分歧。历史早已证明,穷兵黩武终将反噬自身,美国若不能平衡军事扩张与民生福祉,其霸权根基或将加速动摇。而对于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军民融合,方为应对变局的长远之策。

0 阅读:0
环球微视角

环球微视角

实时追踪全球热点,深度剖析国际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