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老子就是好战分子!”1965年,面对外国记者的刻意刁难,陈毅元帅霸气回怼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5-05 11:37:53

“没错,老子就是好战分子!”1965年,面对外国记者的刻意刁难,陈毅元帅霸气回怼道,毛主席知道后也笑着说:“讲得好啊!让外国人明白了,这个部长不好惹哩!” 陈毅元帅性格豪迈爽朗,虽然出身行伍,但他却并不只有勇猛刚烈的一面,生活中的陈老总柔中带刚,并不给人压迫感,反而让人感觉非常平易近人。 建国后为了让部队走上正规化道路,与世界接轨,国家决定在军队实施军衔制,同时论功行赏,给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们授予不同等级的军衔。我们现在都知道当年一共选出了十位元帅,其实最初拟定人选时只有3个,陈老总并不在内。 也许你不知道,最初众望所归的3个人选中还有周总理,但考虑到几人都已经离开了部队,进入行政机关任职,所以授衔就不考虑这部分已经转岗的干部了。 当时有人提出,应该给毛主席评个大元帅,他表示自己不喜欢穿礼服,就不参加元帅评选了。有了总理几人的主动退出,以及主席的定调,进入行政机关的前将军们似乎都与元帅无缘了。 当时陈老总已经是副总理,分管科技文化方面的事务,从身份上来说他也失去了评定的资格。不过后来罗荣桓拟订的人选名单上还是有陈老总的名字,这就引起了一些争议,关于他是否有资格参与元帅评选的事,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这个时候周总理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事件的走向,此前他所说的自己有行政身份就不方便穿军装授衔,其实是为了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在他看来,陈老总授衔元帅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陈老总是最早一批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元老,很多次重要的战争他都有参加,在部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十大元帅中如果没有他,实在是说不过去,也难以让人民信服。 于是总理找到杨尚昆通了气,表示虽然按规定元帅上班要穿军装,但陈毅情况特殊,授衔又不影响他工作,所以完全可以考虑把他纳入十大元帅的候选人中。 总理的意见被采纳,在民意统计上陈老总也是元帅的不二人选。经过这次的小风波,十大元帅的名单终于出炉,陈毅名列其中。 1955年9月,授勋仪式正式召开,毛主席为这十位劳苦功高的老革命颁发了授衔命令,接过命令的陈毅激动万分,台下也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脱下军装的陈老总并没有失去用武之地,后来他负责新中国外交工作,同样干得有声有色,做出了不少成绩。 陈老总的性格粗中有细,有大将之风,不是一个只会蛮干的武夫,在当时的国际往来中正需要他这样不卑不亢、有血性的人。每次涉及争议问题时,他都是声量十足据理力争,需要时会拍案而起,讲道理时也会轻声细语以理服人。 早在抗战时期,陈毅就充分展现出了过人的外交素养。1944年发生了一件事,很能代表陈毅的工作风格。当时有一队从美国过来的军事参观团,陈毅奉命接待他们。 这支代表团的任务就是要说服共产党接受美蒋不合理的谈判条件,陈毅向毛泽东表达了自己观点——不能接受。 但他的表达非常有智慧,既陈述了党希望和谈的想法,同时点破了国民党的险恶居心。这样既没有被迫接受不平等条件,也不会驳了美国人的面子。正是这一次实战,让毛泽东看到了他身上卓越的外交能力。 对于陈毅的外交风格,毛泽东用了三个字形容“不好惹”。的确,陈老总和讲道理的人在一起时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但一旦面对不怀好意的挑衅和污蔑,他的态度就非常强硬。 1965年的一次对外记者会上,陈老总就痛快淋漓地展现了他不好惹的一面。采访开始时气氛还比较融洽,主宾都知无不言,侃侃而谈。后来,一个外国记者站起来,很不客气地质问陈老总,有人说你和其他领导都是好战分子,你怎么看? 当时陈老总正戴着一副墨镜,一听这话他的火气蹭地就上来了,立刻取下眼镜,怒目圆睁地瞪着记者,手握成拳头,大声回应到,中国根本不想打仗,是帝国主义把人民逼成好战分子的! 70年代尼克松访华时,他握着毛泽东的手感慨地说,在你之前我还握过另一个人的手,我不能忘记他,遗憾地是他已经去世了。尼克松口中这位值得尊敬的人就是陈毅。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