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他趁着妻子出差,偷偷把一管液体灌入刚满一岁的儿子嘴里。看着儿子天真的笑容,他流着泪吻了吻儿子:儿呀,为了亿万孩子的健康,爸爸只能这么做了!爸爸对不起你。 在这之后,顾方舟一直观察着儿子的身体情况,生怕儿子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在妻子回到家中后得知他做的事情,更是气得不行。 因为顾方舟给儿子摄入的液体,就是刚刚研发出来的疫苗,虽然在动物身上实验都成功了,但还是第一次在孩子身上使用。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家长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小白鼠,但这一关又必须得过,否则疫苗迟迟不推行,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受到伤害。 实在没有办法,顾方舟和一众人研发人员,只能将目光放到了自己家里年龄合适的孩子身上。 说起顾方舟,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名字陌生,但只要说起小时候打完疫苗吃的糖丸,相信没几个是会忘记的。 可能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还认为,那个糖丸是打完疫苗之后的奖励,只记得糖丸甜甜的味道,和其它的一些糖果味道截然不同。 大概还有不少人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到网上去搜索有没有同款的糖丸卖,但事实上,这甜甜的糖丸本身就是疫苗。 1955年的时候,江苏南通突然出现了一批儿童瘫痪,不少人因此死亡,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不久后,这种病症就蔓延至全国,初期就跟正常的发烧差不多,还会伴随着咽痛、头痛,一些孩子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看起来其实就是和普通的感冒发烧差不多,所以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当回事,然而随着症状的爆发,孩子身上突然表现出了肢体无力,或瘫痪的情况。 这也就是在当时人人谈之色变的“小儿麻痹症”,主要就是在小孩身上传播,传染性也是极强,一旦患病,很大概率就是会影响终生,幸运的保住了性命,却要面临终身残疾,不幸的更是直接失去生命。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在苏联学成归国的顾方舟,也接触到了这一病症,在1956年的时候,顾方舟接手了研究疫苗的任务。 当时国家的情况并不好,出于对国内情况的考虑,顾方舟并没有选择当时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死”疫苗。 而是选择了成本较低,但是各种效果也是未知的“活”疫苗,之后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研究。 为了尽快研究出疫苗,让孩子们摆脱病痛的折磨,顾方舟和研究团队的人员争分夺秒的进行研究,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疫苗的研究上。 终于在1959年的时候,第一批减毒活疫苗研究出来了,而在研究出来之后,顾方舟以及其他研究人员都是第一时间拿起一瓶喝了下去。 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可“小儿麻痹”更多的还是发生在孩子的身上,大人使用其实看不出太多的作用。 在疫苗的安全还没有经过验证的情况下,谁家都不愿意让自家孩子承担风险去实验这未知的疫苗。 最终,顾方舟带头把疫苗喂给了自己才刚一岁的儿子嘴里,在喂孩子疫苗的时候,顾方舟的手是颤抖的,他也十分害怕儿子会出现什么问题,但为了更多的孩子,他只能选择这么做。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在在给儿子喂了疫苗之后,孩子的生命体征一直都是平稳的,没出现什么问题。 经过了漫长的测试期,疫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只是疫苗出来了,却也有另外一个问题。 这疫苗就跟药物差不多,味道十分奇怪,大人的话,知道是对身体好的,捏着鼻子也就喝下去了。 可孩子不一样,很多时候是说不通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把疫苗吃下去,顾方舟又带领着团队,把疫苗给改成了糖丸,不仅运输储存上方便了很多,更是让很多孩子们争着抢着去吃疫苗。 不仅挽救了无数孩子的生命,更是让这疫苗,成为了许多人记忆中一抹无法忘记的甜,他也成为了我们好几代人心目中的糖丸爷爷。 参考来源:女儿记忆里的“糖丸爷爷”顾方舟: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岳母要来我家养老,我当场拒绝!我问媳妇:她没有儿子吗,
【101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