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年,康熙帝最小的儿子允祕父母双亡,然而,他因祸得福,雍正帝心疼这个才12岁的小弟弟,把他接到宫中当儿子养,让他和弘历、弘昼一起读书上学。允祕比两个大侄子还小4、5岁,他像跟屁虫一样,整日跟在弘历、弘昼身后。 乾清宫西暖阁的晨读声里,总混着个清亮的童音。允祕攥着比自己手腕还粗的狼毫笔,踮脚偷看弘历写字,墨汁蹭了鼻尖也浑然不觉。
弘历看着这个小叔叔滑稽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伸手帮他擦去鼻尖的墨渍:“小叔叔这般好学,他日必定是个才子。”允祕仰着小脸,眼神亮晶晶的:“我要像你和弘昼哥哥一样厉害!” 春日的御花园里,杏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弘昼带着允祕捉迷藏,把他藏在假山的石洞里,还不忘塞给他一把蜜饯:“别怕,等那呆子找不到人着急了,咱们再出去。”结果弘历找了半天,最后还是被眼尖的太监发现了端倪。看着气喘吁吁跑来的弘历,允祕和弘昼笑得直不起腰,花瓣落在他们的发间,映得少年们的脸庞格外灿烂。 到了夏天,养心殿里暑气蒸腾。雍正批完奏折,常看见三个孩子挤在窗边,允祕举着团扇给弘历和弘昼扇风,自己却热得满脸通红。
雍正招手把他叫到跟前,脱下外袍披在他身上:“别只顾着伺候哥哥们,自己也别热坏了。”允祕窝在雍正怀里,听着他讲治国之道,懵懂地点头,心里却想着以后也要像四哥一样,护着自己在意的人。 随着年岁渐长,允祕越发稳重,但在两个哥哥面前,仍保留着那份孩子气。有一回,弘历年满十六,雍正准备为他指婚。允祕听说后,偷偷跑去内务府,把备选的姑娘画像都瞧了个遍,还煞有介事地跟弘昼讨论:“这个姑娘看着太严肃,配不上弘历哥哥;那个又太柔弱,怕是管不住哥哥……”逗得弘昼直敲他脑袋。 然而,皇家的平静日子总是短暂。雍正驾崩后,弘历登基成为乾隆帝。允祕望着金銮殿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突然意识到,曾经陪他玩耍的哥哥,如今已是执掌天下的帝王。
乾隆看着台下的小叔叔,想起往昔种种,特意下旨:“允祕乃朕自幼相伴,情谊深厚,特封諴亲王,享双俸。” 此后的岁月里,允祕虽身为亲王,却从不参与朝堂纷争。他时常带着儿孙在王府中嬉戏,教他们读书写字,讲那些年与乾隆、弘昼在宫中的趣事。
每当提起往事,他的眼中总会泛起温柔的光——那些在紫禁城度过的年少时光,有疼爱他的四哥,有陪伴他的侄子,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也是皇家难得的一抹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