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现在就认为,远东地区很难守住。因此大鹅不敢对远东地区进行投资,一方面担忧

自然知道 2025-05-05 17:27:16

俄罗斯人现在就认为,远东地区很难守住。因此大鹅不敢对远东地区进行投资,一方面担忧开发投入后,最终便宜了邻近的东方大国。二是它们的经济状况今非昔比,不敢轻易投入。

俄罗斯人对远东地区的担忧,本质上是国力衰退与地缘焦虑的双重体现,这片占俄罗斯领土36%的广袤土地,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从经济数据看,2023年远东地区GDP同比下降2.2%,工业生产指数下滑3%,而固定资产投资虽增长27%,但其中60%依赖联邦预算和外资。

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让俄罗斯在开发远东时陷入两难境地。

俄罗斯的顾虑首先来自历史教训,1918年西伯利亚干涉事件中,日本曾派兵7.3万占领远东港口,扶持傀儡政权。这段被外部势力渗透的历史,让俄罗斯对任何外来投资都保持警惕。

如今中国企业在远东投资已达160亿元人民币,涉及能源、农业、物流等领域,但俄罗斯政府对关键行业的限制从未放松。

例如,中国太平洋恩利公司因收购俄罗斯捕鱼船队被强制出售资产,理由是“违反战略领域投资法规”。

这种矛盾心态在地方政府文件中表露无遗,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发展规划将中国列为“安全风险”,犹太自治州甚至直言“中国资本依赖可能威胁主权”。

更深层的担忧来自经济现实,远东地区基础设施指数仅2.94,低于全俄平均水平3.23。西伯利亚大铁路虽贯穿全境,但年久失修导致运输效率低下,2023年公路货运量仅占全俄8.1%。

即便设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外资项目占比仍不足10%,大部分中资项目因土地审批缓慢或政策变动停滞。

俄罗斯政府试图通过“远东一公顷”法案吸引人口,但2023年远东人口密度仍不足每平方公里1.1人,劳动力外流问题无解。

军事上的力不从心加剧了这种焦虑,太平洋舰队曾是冷战时期的海上劲旅,如今40%的舰艇因技术故障无法使用,大型水面战舰仅剩8艘。2022年“东方-2022”军演虽在南千岛群岛举行,但俄军的实际控制力已大不如前。

近年,日本频繁抗议俄罗斯在争议岛屿的军事活动,而俄罗斯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回应,凸显其在远东的战略短板。

俄罗斯的困境还体现在政策执行上,尽管推出国际超前发展区计划,承诺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但外国投资者担心“二级制裁风险”,要求数据信息不公开。

这种矛盾政策让远东开发陷入恶性循环:越需要外资,越限制外资;越限制外资,经济越停滞。2023年远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自有资金仅占39.8%,过度依赖外部输血的经济模式脆弱不堪。

在这场地缘博弈中,俄罗斯如同站在悬崖边的守夜人,它既想借助中国资金盘活远东经济,又怕过度依赖导致“经济主权流失”,既想维持大国颜面,又不得不面对军力衰退的现实。

这种纠结在中俄合作项目中尤为明显: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俄方坚持要求中方企业“允许俄企参与岸上加工”。

这种既合作又防范的心态,正是俄罗斯远东困境的真实写照。

0 阅读:0
自然知道

自然知道

知道的多一点,世界就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