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是苏联!不要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现在它之所以没和中国开战,是因为还有资本撑着在耗。但要是哪天无路可走,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老美很有可能会最先打响“S3”。 美国那套霸权逻辑,本质上就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从 1941 年珍珠港事件被日本逼到墙角后直接对日宣战,到 2003 年仅凭一袋洗衣粉就入侵伊拉克,再到对伊朗长达数十年的制裁,历史早把美国的行事风格写得明明白白 —— 当它觉得地位不保,真敢掀桌子。 先说珍珠港事件。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2390 名美国人丧生,直接把美国从孤立主义拽进了二战。当时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但袭击发生后,罗斯福戴着黑纱向民众承诺 “把耻辱还给对方”,反对党共和党领袖甚至说 “国家进入政治假期”,两党分歧瞬间消失。 这种反应不是偶然的,美国从 1898 年美西战争开始,就一直在用武力扩张。美西战争后,美国控制了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吞并夏威夷,还通过《巴黎和约》建立起全球军事基地网络。到二战结束时,美国海外基地超过 2000 个,军事设施 3 万多处,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霸权体系。这种扩张基因,让美国在受到威胁时必然选择以暴制暴。 再看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以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为借口入侵伊拉克,结果证明这就是个谎言。时任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展示的 “证据”,后来被普京调侃为 “洗衣粉”。但美国不管这些,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就开打。更讽刺的是,英国政府 2016 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英在 2002 年 7 月就决定军事进攻伊拉克,当时联合国武器核查还没结束。 他们一边编造理由,一边策划战争,甚至讨论如何 “找到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 来制造舆论支持。这种先动手后找借口的做法,完全暴露了美国的霸权本质。战争结束后,美国不仅掠夺伊拉克石油资源,还洗劫国家博物馆,17 万件文物被劫掠。这哪是 “维护和平”,分明是强盗行径。 对比苏联,美国的霸权更直接、更务实。苏联搞的是意识形态输出,通过经互会和华约构建社会主义阵营,但最终因为内部腐败和经济停滞解体。美国则不同,它的霸权建立在军事、经济和科技的绝对优势上。 全球 750 个海外基地、11 艘核动力航母、对美元结算体系的控制,这些硬实力让美国能随时 “掀桌子”。比如在南海,美国航母战斗群频繁出没;在台海,美国不断对台军售,挑战中国底线。这种行动主义,和苏联那种 “冷战对峙” 完全不同。 回到中美关系,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从 2018 年贸易战开始,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把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最近又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加征 145% 的关税。 这些措施表面上是贸易保护,实际上是要扼杀中国产业升级,维护自己的科技霸权。更危险的是,美国在军事上围堵中国,加强印太战略,搞 “四方安全对话”(Quad),甚至考虑在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这种 “新冷战” 思维,本质上还是霸权逻辑的延续。 但美国的霸权也有脆弱性。国内政治极化严重,两党在对外政策上难以形成共识。2015 年的极化政治分析显示,美国决策权力分散化,对外政策的 “大局观” 变弱。这种内部分裂可能影响其对外行动的效率。此外,美国的经济霸权也在动摇,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挑战美元地位。如果美国继续依赖武力和制裁,最终可能会陷入 “霸权透支” 的困境。 历史证明,美国在感到地位受威胁时确实会冒险。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军方甚至准备对苏联发动核打击;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 60 万兵力,最终却铩羽而归。这些教训说明,美国的霸权逻辑虽然强大,但并非不可战胜。 中国要做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发展自己的实力,同时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国际支持,避免被美国拖入 “新冷战”。毕竟,美国不是苏联,但它的霸权逻辑同样危险,必须高度警惕。
1964年,毛主席要跟苏联算领土账:“苏联占得地方太多了,我们曾提过让苏联把外蒙
【15评论】【1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