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平准噶尔是顶着满朝文武给他的压力进行的,整个朝堂,除了傅恒没人支持乾隆。 清

琴音入梦来 2025-05-05 22:40:08

乾隆平准噶尔是顶着满朝文武给他的压力进行的,整个朝堂,除了傅恒没人支持乾隆。 清朝打到乾隆这代,疆域已经够大了,可西北的准噶尔部老是闹腾。从康熙朝开始,这帮人就没消停过,叛乱、挑衅,搞得边疆不得安宁。到了乾隆十九年(1754年),准噶尔内部乱了套,首领达瓦齐跟阿睦尔撒纳争权,国力一下子垮了。 朝堂上,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跪在地上,头都快磕到地砖缝里:“皇上啊,这西北又穷又远,打下来也捞不着好处,何苦劳民伤财!” 还有人举着奏章,急得直跺脚:“先帝爷都没彻底解决的事儿,咱别折腾了!”满屋子嗡嗡声,乾隆坐在龙椅上,脸黑得跟锅底似的。只有傅恒默默站在一旁,手里攥着边疆传来的战报,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仗,非打不可。 乾隆一拍桌子,震得茶盏里的水直晃:“准噶尔反复无常,今天内乱,明天说不定又要咬咱们一口!难道要等他们缓过劲儿来,再把刀架在大清脖子上?” 他猛地站起身,龙袍扫过桌案,“康熙爷、雍正爷耗了几十年心血,不能在朕手里白费!”散朝后,乾隆把傅恒留下,两人对着地图研究到深夜。烛火摇曳,照着西北那片密密麻麻的标注,乾隆的眼神里烧着一团火。 战事一开,清军像猛虎下山。可准噶尔的骑兵也不是吃素的,草原上黄沙漫天,刀光剑影。有一回,清军被围困在山谷里,断了粮草。消息传回京城,大臣们又炸开了锅,纷纷上书要求撤兵。乾隆把奏章往地上一扔,吼道:“现在撤,之前的血就白流了!告诉前线,就是啃沙子,也得给朕把准噶尔啃下来!” 好在天不遂人愿,清军靠着顽强劲儿,硬是扭转了局势。当捷报传来,乾隆盯着“准噶尔平定”几个字,手都在发抖。他想起这些年顶着的骂名,想起那些战死的将士,眼泪“啪嗒”掉在奏折上。这场仗,一打就是几年,大清版图往西狠狠扩了一大块,天山南北从此成了铁打的疆土。 可后世有人议论,说乾隆这仗打得太狠,劳民伤财。也有人觉得,要是没这一役,西北边境指不定还要乱成啥样。说到底,在乾隆心里,这不仅是开疆拓土,更是守住祖宗基业,给后世子孙留个太平。历史的功过,就像西北的风沙,越琢磨越让人看不清全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