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背叛美国? 5月3日,加州州长纽森表示加州将"保持对华贸易开放",甚至用"稳定的合作伙伴"形容中国。 这不是纽森第一次"唱反调"——早在2023年访华期间,他就签署了多项合作备忘录,从气候变化到经贸往来,加州与中国的"绑定"越来越深。
加州的底气来自实打实的数据:2023年,加州对华出口额高达170亿美元,电子产品、农产品通过洛杉矶和长滩港口源源不断运往中国,而这两个全美最繁忙的港口,45%的货运量依赖中国商品。 但关税政策实施后,货运量骤降35%,硅谷科技企业抱怨成本飙升,中部农民眼睁睁看着大豆烂在仓库,更糟的是,加州刚经历山火肆虐,经济复苏本就压力山大,纽森干脆一纸诉状把联邦政府告上法庭,直言"关税战是经济自杀"。 加州的诉讼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得克萨斯州的农机出口商、纽约的服装进口商纷纷加入抗议队伍,尽管法院审理旷日持久,但这场"地方VS中央"的博弈已经暴露了美国贸易政策的撕裂,有网友调侃:"加州要是独立,GDP直接全球第五(仅次于美中日德),难怪敢硬刚!" 加州的"反抗"背后,是全球化产业链下难以切割的现实,中国制造的低价商品维持着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而加州的芯片、农产品也需要中国市场。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让美国企业承担了代价——沃尔玛货架涨价、特斯拉上海工厂躺枪,甚至连美国通胀都被学者认为"关税推了一把"。 纽森的举动虽被保守派骂作"背叛",却反映了地方经济的理性选择,当政治口号撞上民生账单,加州的困境恰恰证明: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筑墙只会让自己更孤立,或许这场诉讼难改大局,但它至少提醒华盛顿:经济不是零和游戏,杀敌八百,可能自损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