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性格刚直不阿,与官场的复杂生态格格不入。他一生仕途坎坷,又因“乌台诗案”险遭处死,又多次被贬谪,但这种“不合时宜”恰是他的可贵之处——坚守本心: 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也不认同旧党全盘否定新政,始终以民生为考量,不随波逐流。率性而为: 无论是《江城子》的深情、《赤壁赋》的豁达,还是与百姓相处时的接地气,都透着赤子之心。 也正是这种耿直性格,成就了他的诗名: 官场失意却成就文学巅峰,其诗词文赋冲破格律束缚,尽显真性情,终成“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奇才。正如他自评“一肚子不合时宜”,这份偏执虽让他在仕途举步维艰,却让中国文化多了一颗璀璨星辰。 但并不是所有有才的人都适合做官,如上面说的苏轼,性格耿直,个性强,这必定在官场受挫。 古人做官是要有“好性格”的,就是要懂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术: 工具理性:通过情绪控制、社交弹性、学习适应力等技巧,提升官场生存概率。价值理性:以道德韧性、自我认知力等原则,维护个人理想与历史评价。 如果只知坚持价值理性,以之对抗所有人,那么你将得罪很多人,包括同僚,上司等待,你的官场生态环境就遭破坏,你在官场的生存能力就会大大下降。 反之,一个有圣心的官员,除了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坚持清赚勤政外,还要有度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上下级与同僚的关系,灵活处理事务,这样你的官位就能保得住,才有可能实现你的政治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轼的性格里太多的价值理性与道德理性,又有耿直的坚持本心的性格,得罪人是必然的。最典型的是王安石当政,他反对新法,得罪王安石,司马光保守派当权,他又反对保守派,两边全得罪了,还能怎么有很好的为官环境呢? 所以说,苏轼不善做官,多半是因为性格太耿直,也因为他不懂“为官之道”,不懂做官。做好官与写好诗文是两种不同的才气。
苏轼性格刚直不阿,与官场的复杂生态格格不入。他一生仕途坎坷,又因“乌台诗案”险遭
神力二三
2025-05-06 07:10: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