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五一黄金价格“跳水”,市场冰火两重天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五一假期,黄金市场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跳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目光。这一价格波动不仅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还深刻反映出黄金市场背后复杂的经济因素和投资逻辑。
五一期间,国际黄金价格出现显著回调。5月1日,现货黄金一度跌超2%,逼近3220美元/盎司,较4月22日的历史高点3509.9美元/盎司累计下跌近9%。虽在次日小幅反弹,但截至5月6日发稿,伦敦金现仍承压于3265美元/盎司下方。国内黄金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受国际行情传导,品牌金饰价格普遍跌破千元关口。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实时金价回落至780元/克,与品牌金价形成约200元/克的价差。例如,老庙黄金金饰标价从4月的高位降至998元/克,周大福足金价格也从1022元/克降至998元/克 。
此次黄金价格暴跌,背后有着多重因素。从市场情绪和技术面来看,前期金价连续冲高至历史高位,积累了大量获利盘,部分投资者选择高位套现,产生“恐高情绪”。数据显示,中国交易员在五一假期前通过上海期交所和黄金交易所抛售近100万盎司黄金,加速价格回落。另外,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市场避险情绪下降,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减少。此前黄金价格上涨部分由于市场对贸易局势的担忧,局势缓和后,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 。美国财政赤字收缩和通胀预期降温,也降低了黄金作为抗通胀资产的吸引力。此外,美国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3%,但通胀压力仍存,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从“四次”调整为谨慎观望,美元指数走强压制金价。上海黄金交易所上调黄金延期合约保证金至13%,抑制杠杆交易热度,进一步加剧抛压。
面对黄金价格的大幅下跌,消费端和投资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消费市场,价格“跳水”刺激观望者蜂拥而至,市场客流激增。深圳水贝市场出现“抢购潮”,成为热门打卡地,大克重金条和古法金饰热销,部分商家单日销量达10公斤,甚至需提前两天预订补货。一位来自广西的消费者购入了1块100克的投资金、2只莫比乌斯手镯,花费超10万元,称这是给家里姐妹带的“特产”,他们家每年都有囤黄金的习惯,今年刚好在水贝完成计划 。在武汉的一家商场,黄金珠宝区不少品牌推出“每克减60元”的优惠活动,投资需求的激增使得金条和金币的消费量环比增长近三倍。但金饰消费却出现了分化,有购置结婚“三金”需求的消费者部分选择自己打金或租赁金饰。一家主营金饰租赁业务的商家表示,租“三金”是近期才出现的形式,五一假期是结婚高峰期,不少热门款式被订购空。而在深圳水贝,虽然门店人流量有所增加,但整体成单率仍然不高,主要因为年轻消费者的出行计划影响了他们的购置行为 。
在投资端,情况则不容乐观,呈现出较大的风险。部分短线投资者因在高位追入,损失惨重。有投资者在4月22日国际金价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时,以829元/克的均价买入超千万元黄金积存金,并在次日金价下跌后选择清仓离场,一晚亏损超47万元。社交平台投资群热度骤降,反映短期市场情绪低迷 。不过,黄金回收业务却在假期期间显著增长,从4月中旬开始,黄金回收的规模就在激增。尤其是黄金回收价格一度攀升至800元以上,不少客户排队预约回收黄金。五一期间回收的规模也很大,忙到“手软”,单日回收量达平时2倍。来自香港的一名投资者五一来深圳消费,顺便在水贝出手前年囤积的一些黄金,与她家附近相比,水贝黄金的回收价更高,交易也相对透明,她当时购入金条的价格在500元/克,五一期间回收价大概在750元/克,每克赚到250元 。
对于黄金价格的未来走势,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将出现震荡。广发证券指出,当前价格虽已回落但仍有进一步下滑可能性:技术面触及周线级别超买区域,COMEX黄金投机净多头占比突破阈值区间,市场情绪过热特征显著。目前黄金存在三点利空因素,美国财政赤字将大幅收缩压制通胀预期;黄金多头仓位已比较拥挤,市场投机性较强;实际交易量远低于潜在投资者的资金规模,当前价格处于高位可能只是增量资金快速进入推高,受短期内部分投资者情绪影响,波动被放大 。但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通胀风险及全球不确定性(如地缘政治)仍可能支撑金价长期震荡上行。
五一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上了一课。对于投资者而言,黄金投资虽然具有保值增值的属性,但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在价格高位时,更要谨慎入场,注意控制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黄金饰品时,除了关注价格,还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而无论投资还是消费,都需要对市场动态保持关注,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