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前,中国提前买下千台发动机,西方很好奇中俄想干什么?众所周知,中国威胁

心碧海蓝天 2025-05-06 12:36:46

俄乌开战前,中国提前买下千台发动机,西方很好奇中俄想干什么? 众所周知,中国威胁论一直都不缺实例,因为别有用心的西方总能够找到见缝插针的机会。像俄乌冲突前,我国陆续从俄罗斯手中买下了大批量的发动机就遭到了西方国家的非议。 一些言论甚至直指:中俄两国如此行为,到底想干什么?一个谋求技术开发和进步的行为举措也能被西方大打特打政治牌,还有什么不能被西方泼脏水的呢? 据媒体报道,2012年我国从俄罗斯手中购买了140台AL-31F航空发动机。此前一年我国从俄罗斯手中买了150台AL-31F发动机、123台AL-31FN发动机以及184台D-30KP-2发动机。 这意味着仅仅两年,我国就从俄罗斯手中买了597台发动机,用于配备歼-10歼击机、轰-6轰炸机和运-20新型运输机等。 但这个数字还没有达到上限,至2016年时我国仍在从俄罗斯手中引进AL-31和D-30航空发动机。 尽管这个时候的数量得到了大幅缩减,各自只有100来台,却也能够发现我国在逐渐摆脱对于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 或者换句话说,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我国要从俄制适配国产自主研发的各大机型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而后将一切成果汇聚成为新的发动机。 也就是说,我国在加速推出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国产各大机型,这是在迈出关键一步。 国产涡扇-10发动机不能满足战斗机的需求,至少在当时来说是如此的。 尽管涡扇-10发动机性能已经趋于稳定、推力和推重比等关键性指标已经赶超美俄同类发动机机型,并且也在歼-11B上得到了验证,可这并非我国想要达成的最终效果。 也就是国产涡扇-10发动机还要变得更强,要能适配运-20、歼-20等国产利器。 只有这样,我国才不会被其他国家卡脖子,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也能够自给自足,满足自身需要。 像散装印度被认为实力不强的原因就是美式装备和俄制装备平分天下,印度自己制造的武器装备始终上不得台面。 别人家的东西虽然好,可卖不卖还是由别人说了算,只有自己有好东西,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我国深刻知道这一道理,可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难度之大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我国要想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程度还要从模仿者和初学者做起,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在奇思妙想之下形成独特个性的明显风格。 要走出自己的路,非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不可,即使强如牛顿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因此,我国一直在同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谈判,引进前苏联制式的发动机。 一大原因是我国的重工业基础是前苏联奠基的,受前苏联影响甚深;另一大原因则是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追求不一样,追求不一样体现在实用性上就会走出截然相反的路径。 可是在西方国家眼里,我国的这一行为举措却被认为在军事方面拥有极大野心,我国在凭借着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同美国在军事领域相碰撞。 简言之,我国是美国的挑战者。 甚至还有言论称,我国在2011年至2021年这十年里从俄罗斯手中买到了近乎一千台发动机。 但我国一直以来都推行的是防御性的基本国策,这意味着我国即使推进国防工业的研究那也只是出于自保,而非其他目的。 如今我国更是赶在美国之前推出了自己的六代机,此举更让西方为之惊恐和哗然,不少西方媒体直接打出了美国崩溃论的旗号。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有些夸大其词了,美国不是那么容易就会倒下的。 故而西方炒作我国购买俄制发动机的意图就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罔顾事实的纯粹渲染。 参考资料: 俄媒:中国2年购俄597台发动机 装备歼10运20等|中国日报网 俄媒:中国继续采购俄罗斯军用航空发动机|新华网 从纯技术角度分析:中国战斗机进口俄罗斯发动机的原因|中国青年网

0 阅读:2
心碧海蓝天

心碧海蓝天

心如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