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西路军突围失败,大批红军战士落入马家军之手,几乎全军覆没,5600

平南 2025-05-06 12:47:31

1936年冬,西路军突围失败,大批红军战士落入马家军之手,几乎全军覆没,5600多名被俘者,一个也没活着回来。

活埋、火烧、割舌,极端残忍,十二年后,彭德怀亲率大军一路西进,把仇人马步芳连根拔起,兰州一战,血债血偿。

那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为了开辟对外通道,红四方面军临时组成西路军,从靖远渡口过黄河,往甘肃西部进军。

带兵的是徐向前和陈昌浩,兵力大约两万出头,他们面对的是马家军主力,人数足有十二万五千。

马步芳、马鸿逵听命蒋介石,下了死命令,不让红军有一兵一卒逃出去。

西路军没骑兵,马家军却是清一色的骑兵,熟地形、机动作战又快,西路军一路打,一路退。

高台那场仗最惨,红五军军长董振堂亲自督战,把最后一颗子弹打光,最后被俘。马家军直接将他斩首,挂在城头示众。

跟他一块被俘的,还有孙玉清、许建业、刘厚总、李特这些高级指挥员,也都死了。

被抓的红军没有一个好下场,马家军不按俘虏对待,拿他们出气,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砍死,有的被烧成灰。

女战士被分配去当奴仆,给马军家属洗衣烧饭,一批批的红军战士在苦寒荒漠里,被赶进坑里活埋,不许喊,不许哭,盖上土就是一条命,5600人,从此人间蒸发。

西路军最后突围出来的不到五千人,大多身上带伤,穿的是破棉袄,饿了啃树皮,逃到新疆,被张国焘和盛世才扯皮关押,一拖就是好几年。

彭德怀听说西路军的事,气得直握拳,他那时候还在前线带兵,没法插手,但这笔账,他记下了。

1949年,他带着第一野战军向西推进,把目标定在兰州和西宁,心里想的就是一件事:替西路军报仇。

西北的局势当时很乱,胡宗南刚被打垮,马家军还在撑着,马步芳占着兰州,马鸿逵占着宁夏,俩人表面听命蒋介石,实则各自为政。

马鸿逵明摆着不愿出兵,他看马步芳垮台是迟早的事,干脆按兵不动。

彭德怀抓住这个空子,先派部队装作要攻打胡宗南的残兵,引诱马步芳调兵支援平凉。

结果平凉刚走,彭德怀立马切断交通线,一举攻下,马步芳反应过来时,西北野战军已兵临兰州。

那年8月,兰州城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马步芳调动全军死守,特别是在沈家岭、狗娃山这些制高点修了钢筋混凝土碉堡,火力网布得密不透风,他以为靠这些防线就能挡住彭德怀。

彭德怀没急着动手,调集各路部队,密令各团挖通战壕、炮阵地,他亲自上前线查看地形,安排集中兵力打穿一个点,随后全线突破。

8月25日早上,炮火开始,震得整个兰州城都在颤,西北野战军先攻沈家岭,接着打狗娃山,拼了整整一个昼夜,终于拿下。

马家军一线防线被撕开,士兵成群溃逃,马步芳派儿子马继援带残兵撤往西宁,等他再回头看兰州,早被红军占领。

这场仗,西北野战军歼敌两万七千多,马家军主力基本打光,彭德怀下达的是死命令,打下兰州,一个不留。

他没用这个词说复仇,但部队都明白,那些年死在沙漠戈壁的兄弟,是该讨个说法了。

战后,追兵一路向西,9月拿下西宁,又攻下银川,马步芳狼狈逃往国外,马鸿逵见势不妙,也灰溜溜去了台湾,马家军几十年的根基,全毁了。

老兵后来回忆,说兰州战役打完,很多老红军站在高原上默不作声,他们中有人当年就在西路军,眼睁睁看着战友一个个死去,今天总算亲手打回来了。

很多人不知道,高台那个地方现在还留着当年的万人坑,有亲属去过,说那块地特别冷,土是灰色的,连草都不长。

坑是用石块围的,一排排,一层层,埋着的,是那些没能回来的红军战士。

西路军的牺牲没白费,十二年后,他们的仇人倒下了,他们没来得及看见新中国,但这笔账,有人替他们清了。

参考资料:《彭德怀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 阅读:246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