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中国、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再度展开谈判,但尼泊尔首相寸步不让

醉卧桃源之梦 2025-05-06 14:17:28

1960年初,中国、尼泊尔就珠穆朗玛峰归属问题再度展开谈判,但尼泊尔首相寸步不让,双方僵持不下。伟人:“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 时任尼泊尔首相的柯伊拉腊态度强硬,在中国与尼泊尔进行谈判之时,柯伊拉腊表示:珠穆朗玛峰位于尼泊尔“境内”,归属尼泊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是尼泊尔独有的宝物。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以及影响力显著提升,与一众国家建立了和谐的外交关系,其中就包括尼泊尔。 早在1955年时,尼泊尔就主动向中国示好,也是在那一时期,两国建交,直到1960年3月,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首次访问中国。 柯伊拉腊此次访问中国有一个目的,也是尼泊尔与中国之间的一个“结”,正是珠穆朗玛峰,这所世界最高峰的归属问题。 柯伊拉腊的来访有些猝不及防,当时,毛主席正乘坐列车离开广州北返,突然接到中央办公厅和外交部来电: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已经抵达杭州,迫切希望见到主席。 毛主席接到消息后就开始琢磨柯伊拉腊此次前往中国访问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解决中尼边境存在的一些问题。 而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珠穆朗玛峰的归属问题,想到此处,毛主席心下了然,踏过千山万水的主席做出决定:坦诚相待,热烈欢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此之前,中国就曾给出明确表示,边境问题非一时可以解决,中国主张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欢迎尼泊尔随时前来中国谈判。 珠穆朗玛峰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而这也是引起两国“争议”的最重要原因,珠峰北接中国西藏地区,南接尼泊尔。 说直白一点便是:珠峰是中国西藏北部与尼泊尔南部的“临界点”,将两国南北地区划分开来,而问题的难点就在于,珠峰被尼泊尔群众侍奉为“神山”,被中国西藏地区群众视为“大地母亲”。 珠峰不仅关乎到归属问题,同时也关乎到两国群众的信仰问题,因此事情有些难办,但尼泊尔首相访问中国,是否是抱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来的呢? 商谈会议初期,双方谈判的还很融洽,可柯伊拉腊在会议上突然话锋一转,整个会议现场都变得无比寂静。 “珠峰一直位于尼泊尔境内,只是挨着中国而已,依我看,珠峰的归属权已经没有再谈的必要了,很明显,珠峰的归属权属于尼泊尔。” 柯伊拉腊这番话一说出口,强硬的态度扑面而来,中国一众谈判人员齐刷刷变了脸色。 “阁下此言差矣,珠峰只是尼泊尔的一个临界点,并未在尼泊尔境内,归属权不应是尼泊尔。” 中方与尼方就这个问题“争执”不下,一度陷入僵持,只有主席一人看着尼泊尔首相陷入了沉思,随后说了一句话:“阁下是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 主席不怒自威,语气波澜不惊,脸上的微表情都没有变,可这句话一出,柯伊拉腊瞬间就变了脸色,有些惶恐。 柯伊拉腊口口声声将珠峰划分到尼泊尔,但是却拿不出任何丝毫的证据证明自己所言的真实性,而早在清朝时期,中国就有了关于珠峰的记载。 显然,在历史层面上,中国更胜一筹,不过,中国并没有态度强硬,而是好商好量,周总理从中“调和”,表示:“珠峰不仅仅是中尼两国的界限,珠峰的归属问题更关系着两国人民的情感归属。” 主席与周总理的意思很明显了,中国不会完全将珠峰占为己有,但尼泊尔也不能这么做,需要一个“折中”的办法,如何“折中”呢? 两国共同拥有珠峰的归属权,南部归尼泊尔,北部归中国,若是两国想要“互通”,则需要提前告知另一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听到周总理的话,柯伊拉腊陷入了沉思,随后提出了一个请求,可以给他三天的时间进行考虑,最终,柯伊拉腊在三天后给出了答复,同意中国提出的“折中”办法。 谁料,回国后,柯伊拉腊却出尔反尔,再加上一些国家插手,原本的谈判直接“作废”,而柯伊拉腊也扬言:“珠峰没有中国旗帜,如何证明珠峰另一半是中国的?” 毛主席知悉后,下达指示,1960年5月25日,鲜艳的五星红旗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随风摇曳、熠熠生辉。 自此,中国证明了自己的立场,截止到1961年,珠峰归属问题正式得到解决。 参考资料:刘俍著. 《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两次登顶珠峰纪实 1955-1975》

0 阅读:537
醉卧桃源之梦

醉卧桃源之梦

醉卧桃源之梦